浅谈幼儿养成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浅谈幼儿养成教育

武海珍

陕西省神木县第五幼儿园719300

摘要:养成教育是指在学习、生活、劳动等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定型,从小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能更好地为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期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人生教育的基础。如果说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这一目标是高顶点的话,良好的养成教育则是藉以攀登的阶梯。我园近两年把幼儿行为行惯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工作重点,并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效果。

关键词:幼儿养成教育探索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成教育目标

我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结合本园幼儿实际,将养成教育目标划分为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品德养成教育,制定出各年龄段具体的养成教育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各班将具体目标分解到每月、每周、每日。目标确定以后,我们又在工作中反复实践,不断修改,使之日趋完善。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因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对培养幼儿良好的养成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将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活动之中

1.与幼儿一道制定合理的行为准则。幼儿刚入园,对于幼儿园的一切都很陌生,特别是对集体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更是难以接受和适应,我们就结合具体事物向幼儿说明幼儿园需要遵守的一些常规,并说明应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洗手的时候告诉幼儿:先卷好袖口,再打开水龙头,把手打湿,抹上肥皂,搓手心手背,然后冲洗干净,拧好水龙头,把手擦干。每次洗手时,老师都这样提醒幼儿,慢慢地,他们就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平时,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行为和幼儿一道讨论制定行为准则。比如:在看图书前,教师提醒幼儿应怎样取、怎样收,在看书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老师就与幼儿讨论,制定图书区制度。在角色区活动时,我们往往与幼儿一起商量讨论,将自己的考虑通过诱导变成孩子的想法,使得一些规则要求变成是孩子们制定的。

2.设计活动,对幼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于3—6岁的幼儿来讲,他们的自控力差,知道该怎样去做,但往往搞不清为什么要这样做,常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或好的习惯得不到巩固的现象。一味单纯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老师常常要根据班上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活动,强化幼儿的行为。如一位老师发现幼儿在进餐活动中出现了不文明的行为:两腿分开,嘴就着碗吃,满口塞等。针对这种情况,该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了活动:《文明客人》。教师当经理,请值日生扮演服务员。在“经理”指导下,首先要求“服务员”认真擦桌子、摆餐具。然后请“客人”入座就餐,“经理”提出要求:这里是文明室,客人要文明进餐,餐后评选文明客人。在进餐过程中,“服务员”巡回检查,最后评选文明客人,并讲出理由。“经理”为文明客人发小红花。通过此项活动,孩子明确了什么是文明进餐,并在练习过程中获得了奖励,感受到了文明进餐的快乐,便有利于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养成。

3.树立榜样,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幼儿模仿力强,思维具体形象,情感占优势,为了使幼儿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形成习惯,一是通过具体形象的有感染力的优良思想和优秀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与行为去影响幼儿,如《列宁的故事》教育幼儿要诚实。二是抓住幼儿日常良好行为做榜样。例如:有的小朋友非常懂礼貌,特别表现在来园时能热情主动地向教师和小朋友问好。老师便特意与家长配合,请他星期一来园时稍晚一点,以便幼儿大部分来园了,好为大家做榜样。事后请小朋友进行讨论,使孩子真正认识到早晨来园教师和孩子的态度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情感。三是用老师良好的言行去感染幼儿。在幼儿心目中老师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乐于模仿,都是学习的榜样,老师的言语、态度、思维、习惯都容易转化为幼儿的行动,所以要求幼儿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好,老师的思想素质、道德行为、敬业精神等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

4.创设情境,为幼儿提供有意重复和练习的机会。幼儿期可塑性大,学习的波动性也很大,往往一些好的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更不是一、两次活动就可以巩固的。因此,行为习惯教育需要长期坚持,不断为幼儿创设重复与练习的机会方能生效。为此,我们要求各班为幼儿创设“小小理发店”、“宝宝商店”、“儿童医院”、“建构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区角,让幼儿随时都有机会在活动区角参加活动,使他们在与同伴的相互交往中逐渐巩固礼貌用语、学会热情地接待客人,学会主动有条理地收拾玩具、爱惜游戏材料,形成关心帮助他人、主动为他人服务等优良的品德行为。

三、家园配合,形成家园教育一致性

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离开家长的配合是不行的。因为现在幼儿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是“小太阳”、“小皇帝”,很多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而轻视其良好的养成教育。为了使孩子的养成教育不流于形式,克服幼儿在幼儿园习惯好、回家又是老样子的问题,我园首先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其次,各班建立了家园联系栏、家长园地,每周布置养成教育的要求,并向家长宣传“养成教育”的教育方法;再次,各班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来园观看孩子的活动,以便及时地配合教育。

总之,幼儿养成教育既要高度重视,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幼儿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