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在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处方点评在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中的效果分析

费雪燕

费雪燕

北京市延庆县永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2104

【摘要】目的了解实施集中处方点评对我中心处方质量的影响,分析处方点评在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8月实施处方集中点评以来,点评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数量及存在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处方点评以来,不合格处方程下降趋势,存在问题种类呈下降趋势.结论实施处方点评可有效降低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率,促进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门诊处方点评系统较好.【关键词】处方点评;中成药;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33-02

据统计,近几年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骨伤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妇产科疾病等方面应用较多.[1]中成药制剂的类型和品规不断增多,而由于当前中成药的临床使用中存在西医师开具处方的情况,且不同医师的专业用药知识参差不齐,中成药临床使用中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现象.[2]为加强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我院实施了集中中成药处方点评,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集中处方点评的方法1.1.1处方的选择按照等距离抽样方法抽取上月第二周的处方(≧100张).对于处方量不足的医生,当月处方补齐.1.1.2处方点评的内容根据?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3]及药品说明书进行处方点评.按照处方审核结果和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1.2集中处方点评的干预措施1.2.1将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定期将结果反馈至医务科,由医务科反馈给处方医生,针对存在的重点问题处方,并组织全院培训,使医生开具处方更加规范.

1.2.2定期召开处方点评会议,进行合理用药相关培训,定期交流经验,提高处方点评水平.1.3资料处方点评小组随机抽取我中心2015年1~8月份每月门急诊的中成药处方100张,共800张.1-4月_______为一组,5-8月为一组.1.4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规范制度,每张处方均由2人以上点评.最后由组长将每月的处方中的点评结果进行公示,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奖惩制度.1.5统计学处理应用Excel电子表格处理数据,不合理用药结果均以百分比表示.

2结果2015年1-4月存在的问题是10条,具体为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2-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2-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2-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2-7重复给药的;2-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2-9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5-8月份存在问题由10条减少至6条,具体为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2-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2-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2-7重复给药的;2-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后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可见下表1表1抽取处方数量及不合格处方百分比

3讨论我中心从2015年1月份开始,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要求,按照北京市处方点评系统进行处方评价工作,建立处方评价制度,成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小组,以期持续改善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处方点评制度实施近1年来,共抽取924张门诊中成药处方,比较点评后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和处方合格率的差异.表1是1-4月和5-8月抽取的中成药处方数,不合格率由24.85%下降到7%.由此可见,中成药经过处方的集中点评后,不合格处方呈下降趋势.处方规范性由表2可以看出,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主要是医师签字潦草,不能辨认,或者与药剂科留存字迹不符,经过干预后,医师签名规范;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存在收方匆忙,未及时进行签字盖章,核对也未及时签字;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主要存在缺诊断用药;1-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这是中心存在的大问题,虽然经过干预下降了52%,

但还是需要进一步整改.此外,由于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完善,门诊推行电子处方,在处方前后记、药品通用名、规格、剂型等均需医师在电脑上规范操作,在药师审方、配方签字、医师签名盖章、一般药品用法不当等方面错误机会有很大改善,基本达到100%合理.[4]处方适宜性由表二可以看出,2-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2-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2-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2-7重复给药的;2-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2-9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存在感冒冲剂是风寒感冒,双黄连是风热感冒,辨证用药,联合也是不适宜的;存在将速效救心丸开成口服,应为含服;感冒清热冲剂、牛黄上清丸均为一日三次,应为每次一代或一丸,一日2次;六味地黄有蜜丸也有水丸,应为一日2次,浓缩丸则为一日三次;益母草颗粒和八珍益母胶囊均含有益母草,血塞通软胶囊和脑安滴丸均含有人参,风湿液和根痛平均含有牛膝、白芍,存在重复用药现象.WHO在发展中国家通过专家论证,对医疗机构门诊药品合理利用制定的平均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6-1.8种,但国内各地调查结果多在2-3种之间.[5]因此仍然需要加强合理用药的宣传,尽可能减少联合用药,使用药简单化.

综上所述,中药处方点评是对医院处方进行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的有效措施,可及时纠正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从而显著提高中成药合理使用率.[6]建立并开展中成药处方专项点评可有效地减少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了处方质量,规范了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1]张伯礼.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读本[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1.4:2[2]李业永.中成药使用中不合理现象分析及对策探讨[J].医学信息,2013,[26(1):286-287.3]卫医管发〔2010〕28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4]黄峰,杨亚辉余新翠,等.基于?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上的处方点评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8):5307-5309[5]a王慧媛,田德蔷,赵志刚.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指标干预调研[J].中国药房,2008,19(20):1592-1594[6]方典洲.中成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合理使用中的干预作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7):100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