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齐超

齐超(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摘要:当代社会需求听、说能力强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传统的讲授型英语阅读教学单纯重视词法句法的讲授,忽视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任务型教学法能够将语言结构与意义表达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阅读;应用能力;任务型教学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将日益攀升,尤其是应用型而非研究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然而传统的讲授型英语授课模式,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大量的词法、句法的讲授却忽略学生是否有能力将这些内容运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中,“哑巴英语”就这样产生了。因此,外语教学应将重点从把语言作为一套需要学习和练习的形式(语法的、音位的和词汇的)转向把语言作为一种用于实现多种交际目的的功能系统。笔者认为,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可以解决当下存在的矛盾。

1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是基于语言和学习的理论研究,经过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们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发展起来的。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以应用为目的,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为学习方式。教师将学习内容设置成多个难度不同、模式不同、并与真实生活活动相关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调动他们已有的语料资源,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在“做”中学、“用”中学。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还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学习技能、交际能力等。

任务型教学包括三个阶段,任务前准备阶段(pre-task),任务中实施阶段(task-cycle)和任务后验收与反思阶段(post-task)。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任务前阶段通过任务导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和学习动机,为任务实施阶段做好铺垫;任务实施阶段也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阶段,学生通过解决教师设置的多个任务,达到语言内化的目的;任务后验收与反思阶段通过习题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学习内容,也可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议的方法,对完成任务的各个阶段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任务型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笔者在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从事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教学。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着重强调学生英语应用型能力的培养,然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演绎法教学方式更侧重强调语言的基础知识教学,尽管学生在课堂上认真记笔记,课后认真背单词,但仍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因此,笔者在2009级旅游英语班和商务英语班“英语精读”教学中,运用了任务型教学法。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会降低学生对于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反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灵活自如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应用能力。下面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三单元MyPresent(该文章描述了一位老人在80岁生日时,没有儿女的陪伴和庆祝,老人在等待中伤心绝望的故事)为例,详细描述笔者在教学实施中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2.1任务前。这一阶段是课文的导入阶段,也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阶段,更是通过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的阶段。笔者将这一阶段划分为两个环节。

2.1.1课前准备。在进入本单元教学之前,提前给学生下放任务,(1)要求他们通过上网或者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查找“中外庆祝生日的不同习俗和过程”。(2)通过自学的方式,预习单词表中的单词、词组。做到会读,知意,从而为下一步阅读扫除生词障碍。

2.1.2课堂引导。由于学生英语基础不同,为了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这一环节设计了难易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很容易引起共鸣。(1)Howdoyouusuallycelebrateyourbirthday?Whatdoyourparentsdoforyouonthisspecialoccasion?(2)Doyouknowyourparents'birthday?Whatdoyoudoforthat?(3)Howdoesyourfamilycelebratethebirthdaysofyourgrandparents?(4)WhatarethedifferentcustomandprocessofcelebratingbirthdaybetweenChinaandtheforeigncountries?

其中前三个问题较为简单,一些程度稍差的学生也能参与其中。第四个问题虽然较难,但由于该问题即课前预习环节中的任务A,难度自然降低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空前的高涨。大家通过分享各自查找到的信息锻炼和提高了听、说能力并通过对比中外不同生日习俗增长了见闻,在枯燥的纯语言学习中引入了文化因素,有的同学从现在年轻人过生日越来越西式化而引申到国人重视洋节日洋味道甚至远远超过了中国传统节日和庆祝习俗的话题上来,引发了诸多讨论与思考。

2.2任务中。任务型教学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形式,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引导者但同时教师又要有能力管理和掌控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对话性互动习得语言达到教师预计目标,起到监督者的作用。这就要求设计的任务必须清晰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2.1略读。通过5分钟快速略读做到初步理解阅读材料,跳过一些描述性话语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重要信息,如记叙文的who,when,where,what等要素。

2.2.2通读。在略读掌握重要信息和对文章的初步理解之上,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段落大意,划分结构,理解具体细节信息等。

2.3任务后。在我国由于缺少语言环境,加之汉语与英语在语序和思维模式上都存在较大不同,外语教学不能单一的只重视意义的表达,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时,仍要兼顾语言结构与语言形式的操练,从而促使学生语言信息的正确输入,重新构建他们的知识体系,做到意义和形式的有机结合。

评价体系。在“MyPresent”阅读教学中,采取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三者结合的评价体系。首先,学生对自己的程度非常了解,自评时可以清晰的指出自己在完成某一任务时所遇到的障碍,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其次,小组共同讨论完成任务时,教师无法长时间停留在某一小组中作指导和监督,这样就容易增加对学生程度掌控的不确定性因素,同一学习小组内学生互评可以有效规避这一现象;再次,教师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再综合学生自评互评信息,可以综合把握该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个别问题,统筹兼顾,制定相应解决方案。

3体会与思考

通过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笔者认为其对外语教学践是具有指导性作用的:(1)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内因上转变了学习者的情感态度。(2)学习者参与热情高,课堂气氛热烈,授课效果好。(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4)将语言学习真正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就业岗位相结合,学以致用。(5)通过完成各种形式的任务,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职业素质。(6)任务涉及面广,有利于学习者拓宽知识面。

然而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解决教学中所有问题,任务型教学法同样也有它的局限性。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时候,通常更注重意义的表述却往往忽略了语言结构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因授课对象,因地区差异,因其他影响因素而采取不同的或者多种教学法综合交叉的方式。教师在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时,还要在材料选择,任务难易程度等问题上下功夫。比如有些科技类阅读材料较为深奥,离实际生活较远,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授课难度大,效果未必乐观;任务难度系数过大,学习者望而却步;反之太易,学习者就失去了攻克难关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任务变得索然无味了。

总之,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经过几年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经验,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确能够调动学习者的情感动机,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反馈。

参考文献

[1]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2]李锐.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公共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5.

[3]沈锦坤.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5,3.

[4]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