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宋文辉

(广东省水电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1340)

【摘要】目的:研讨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使用微创穿刺引流术处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诊的52例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Ⅰ组(n=26)接受内科保守治疗,Ⅱ组(n=26)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处理,分析评估两组的临床处理情况。结果:两组在病死率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Ⅰ组比较,Ⅱ组患者在术后血肿量、GCS与GOS评估结果上均有明显减少或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使用微创穿刺引流术处理有确切的效果,值得推荐。

【关键词】幕上自发性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6-0043-01

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是一种较常见的急重症,目前国际临床上每年罹患该病的例数超过100万人,其中约30%~55%的患者在发病后≤30d可能病死[1]。外科手术能够用于各种脑出血病情的控制,但关于其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则尚有争议。本文中,我院对52例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内科保守治疗的幕上自发性脑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实验分组与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实验数据来源于我院诊疗的52例幕上自发性脑出血病例,数据搜集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入选患者均在接受急诊CT等检查后确诊,出血量20~40mL,无精神异常、继发性脑出血、恶性肿瘤及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其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段37~72岁,平均(54.8±5.2)岁;按随机数表法划分患者至两组,Ⅰ、Ⅱ组(26例/组)各项基线数据的对比差异相当(P>0.05),适合统计分析。

1.2方法

Ⅰ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包括降颅内压、控制出血、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等措施。Ⅱ组在标准治疗下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具体如下:经全麻、常规消毒头部后,使用立体定向头架对患者头部做固定,并在测得相关数据后移除支架。将直切口定于脑出血同侧额部发际线中线处,将硬脑膜切开后,给予棉片覆盖、止血及安装立体定向导向弓等处理。经靶点穿刺后,利用导针对血肿进行抽吸,术毕再给予14号硅胶引流管留置。

1.3评估项目[2]

记录两组的病死率以及术后1周的血肿量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估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调查记录两组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估结果。

1.4统计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经卡方和t检验,由率(%)和(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描述,P<0.05,说明实验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在病死率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Ⅰ组比较,Ⅱ组患者在术后血肿量、GCS与GOS评估结果上均有明显减少或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对患者病死率、术后血肿量等指标的影响

3讨论

据统计,在自发性脑出血中,约70%是由幕上自发性脑出血引起[3]。自发性脑出血可产生占位效应,使患者的脑组织功能受到直接性损伤,同时还可影响周围供血循环,导致局部缺血缺氧坏死与脑水肿。故争取及时妥善的临床处理,对于控制患者病情、改善疾病预后甚是关键。

出血量介于20mL与40mL之间是神经内外科治疗的一个交叉区间。既往临床多推荐采取内科保守治疗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虽有一定效果,但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并不理想。近年来,受益于微创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创穿刺引流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渐广泛,且多项研究实践表明,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穿刺引流术处理能够使患者获得更理想的预后,并且手术也兼具微创、并发症少、对神经影响小等特点,可作为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出血的一种首选方案。

本组实验显示,Ⅱ组经微创穿刺引流术处理后,该组患者在病死率上与Ⅰ组相比基本相当,提示两种疗法均能够较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相对Ⅰ组,Ⅱ组患者在术后血肿量方面显著减少,在GCS、GOS评估结果上有更明显的提高,提示Ⅱ组预后更理想,基本符合上述资料观点。

综上所述,对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使用微创穿刺引流术处理,能够加速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疾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继强,曹俊,梁玉敏,等.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出血[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5,8(6):241-243.

[2]刘志广,许峰,朱文浩,等.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核区中等量自发性脑出血的对照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15(3):202-204.

[3]聂兆波,康全利,李伟,等.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8,21(3):43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