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 1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杨瑞芬李清英

杨瑞芬李清英(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湖北十堰442700)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091-01

分娩疼痛在医学疼痛指数中仅次于烧伤疼痛位居第二,破宫产率高达50%,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已成为我国又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我国分娩阵痛率不足1%,分娩疼痛是导致剖宫产率增加的原因之一。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是目前运用最广泛、效果比较理想的一种分娩镇痛方法,我科于2009年5月开始应用,取得很好效果,深受广大孕妇及家属的欢迎。分娩镇痛有利于提高阴道分娩比率,对产程无影响,起效快,作用可靠,达到全产程镇痛,对母子副作用小,明显提高产妇满意度,分娩镇痛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资料

2009.1-2010.10月分娩89例,年龄20-40岁,骨盆内外测量正常,胎心音正常,75例阴道分娩,14例剖宫产,顺产率83.6%。

2方法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一般行L2-3硬膜外穿刺,硬膜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将24-27G穿刺针通过硬膜外穿刺针穿刺至蛛网膜下腔,注入新型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7.5-10ug或舒芬太尼5ug+罗哌卡因2mg,置入硬膜外导管,连接电子镇痛泵,性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泵内药物配制常为0.1%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尼.给药模式可选择单纯PCA,无背景输注,单次按压给药5ml,锁定时间10分钟,或选择BASEI+PCA,背景输注6ml/h,单次按压给药4-6ml,锁定时间15分钟,均与宫口开全时停止用泵。

阵痛时机的选择:镇痛给药时间选择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2-3cm)。

3产程观察及并发症防治

3.1充分了解分娩镇痛其并发症:低血压、头痛、腰痛、局麻药中毒、全脊髓麻醉。神经损伤、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能忽视。

3.2合理调节产妇情绪:心理状态如恐惧、焦虑、疲惫、缺乏自信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都能影响产妇的痛域。分娩知识和分娩镇痛知识宣传,让产妇了解对母子影响很小的优点,并非绝对不痛,而只是减轻疼痛,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鼓励进食水,下床活动,及时提供产妇进展相关信息,树立分娩信心。

3.3用药量:引起子宫收缩力的一过性下降[2],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后可以得到纠正,用药时注意药物剂量、时间调整,观察产妇及胎儿对药物的反应,产后出血率也无增加。

3.4全程监护:维持静脉输液通道通畅,增加血容量,防止低血压;产妇的检测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如有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密切观察宫缩、胎心,持续胎心监护,如宫缩乏力立即给以缩宫素调整,产后鼓励产妇多饮水,于产后6小时内排尿,对切口疼痛不愿或不敢排尿的产妇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思想顾虑,协助其排尿,防止尿潴留发生。

参考文献

[1]草泽毅.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64

[2]冯丹,姚尚龙,张小铭,等.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子宫收缩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26(12)893-895

作者简介:杨瑞芬(1968-),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研究方向:产科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