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高学燕

(大理州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7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进行随访,采用访谈法、Heikkinen评分法评价排便功能。结果:大部分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良好,术后患者会存在一些心理健康方面问题,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良好,少数并发症患者可通过继续治疗解决问题。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生活质量;排便功能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234-02

先天性巨结肠(congenitalmegacolon,Hirschsprung’sdisease)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以致肠管扩张、肥厚,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国外统计本病的发病率为每5000人中可见一例,国内统计占消化道畸形第2位[1]。病人约90%为男孩,首次就诊多在新生儿期。大多数研究发现,先天性巨结肠患者术后排便恢复良好[2],但许多病例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闸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排粪不畅和排粪困难,这是因为“闸门”导致了直肠结肠交通处口径的变小所致,积存的粪便又可使盲囊胀大,并发溃疡,患者可有便意,排粪次数增多,极似大便失禁的表现。本研究通过随访,以充分了解术后的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7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7岁,患者在术前无其他疾病。经调查显示,患者的排便功能良好,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存在失禁与粪污、饮食受限、与同伴交往受限。

1.2方法

对所选取的7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家长进行电话访谈或走访调查,了解其术后排便功能、并发症、学习、生活、及心里状况,排便情况涉及到大便形状、污粪、控制排便能力等。对生活质量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评价,对所了解的内容进行分析,调查患者排便功能优、良、一般、差以及各种并发症所占比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恢复情况

大部分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良好(81.9%),排便功能一般的所占比例为11.1%,无排便功能差的,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可达18.1%。

2.2生活质量

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随访,完全失禁人数为3人,饮食受限为4人,与同伴交往受限制为4人,说明术后患者会存在一些影响心理健康的问题。

2.讨论

7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术后存在排便功能差的0例,排便功能优12例(16.7%),良52例(72.2%),一般8例(11.1%)。有并发症的13例(18.1%),其中术后复发4例(5.6%),小肠结肠炎5例(6.9%),腹部切口裂开0例(0%),闸门综合征4例(5.6%)。

远端结肠肠壁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是引起先天性巨结肠的病因[3]。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有了很大进步,患者若能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术后近期远期效果较满意,但是,有些患者术后大便次数多或失禁,则需较长时间进行排便训练。因此术后宜饮食宜清淡,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辛辣刺激性食物也要少吃。小肠结肠炎是先天性巨结肠最严重的并发症,以新生儿期多见[4]。发病较急、高热、吐泻,梗阻肠腔内积存大量肠液可导致严重脱水、酸中毒和休克,病死率可高达30%。其他并发症有术后复发、腹部切口裂开、闸门综合征。采用经肛门巨结肠切除术,因此术后处理非常重要,用电刀于牵引线远端环形切开直肠粘膜及肌层一周,使呈前高后低位。将正常肠管下拖至肛缘水平后横断,将肠管浆膜层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防止回缩,术后14日开始每周扩肛1~2次,直到大便通畅。

巨结肠的肉眼解剖所见与临床症状,均取决于缺乏神经节肠管的水平和病人的年龄。新生儿期常因病变段肠管痉挛而出现全部结肠甚至小肠极度扩张,肠壁变薄,但因病程较短尚无巨结肠的典型肠壁肥厚变化。偶可并发肠穿孔,多发生在盲肠或乙状结肠,即痉挛狭窄肠段的近端。年龄越大,结肠的扩张和肥厚越明显,并越趋于局限。最近Howard等研究了19例巨结肠病肠管上自主神经的分布,发现在无神经节细胞肠段的胆碱能神经纤维比正常的多得多[5]。

生活质量影响方面,调查患者术后复发、小肠结肠炎、腹部切口裂开、闸门综合征等并发症,均能手术治愈,调查的72例患者中,无失禁及污粪的33人,饮食无限制的43人,与同伴交往无限制42人,另外经常失禁、污粪的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心里影响,造成他们抑郁孤僻、不合群,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应努力提高手术治疗水平、重视术后康复治疗、缓解患者心里压力。

【参考文献】

[1]ShermanJ0,SnyderME,WeitzmanJJ,etal.A4U-yeaimultinationalretrospectivestudyof88USwensonpro-cedure.JPediatrSurg,20114,24:833一838.

[2]MenezesM.PuriP.Long-termoutcomeofpatientswithenteromlitiscomplicatingHirschsprungsdisease.PediatrSurgInt.2013.22:316-318.

[3]徐本派.黄金脚,冯亮等.Rehbein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远期回顾.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3,2(10):122-123.

[4]孙有成,刘远梅,金祝等经肛门改良Soave术I期根治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效果评估[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1):812-813.

[5]陈新国,郭宗远,刘润巩等.先天性巨结肠Duhamel术后远期功能评价[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5,26(2):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