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减肥为提效加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让课堂减肥为提效加速

涂立海

涂立海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三元中学723609

好课,大多是骨骼清奇眉清目秀的课,而不好的课,都必然是赘肉横生眉眼模糊的课。好课,一定都是对自己占有的诸多“好材料”能够毫不留情地“下手”的课。而不好的课,都是囿于材料溺于材料而忽视教学目标的课。因此,为课堂减肥,应该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必须。

课堂减肥意味着精简教学目标,凝练教学线条,整合教学板块,减慢教学节奏,目的是放慢教学脚步,给与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思考自由,让课堂上生命的发展真正在场。课堂减肥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和对人性最大的宽容。课堂减肥就是高效课堂。这里的“效”和速度容量并无绝对直接的关系。“效”应该是“效益”,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特点和尊重课堂目标的基础上达成的最佳教学效果。贪多求全,贪新求异都是“效”的敌人。要达成自己的“高效”,就需要为课堂减肥。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缓慢》,触及了现代社会中的快节奏高速度,而让现代人失去了耐心为物所役的现实。昆德拉认为,在慢速和记忆之间,快速和忘却之间存在有机联系:“例如一个人在路上行走,突然想起一件事,但记不清细节。这时,他会极为自然地放慢脚步。反之,一个人急于忘记一件刚才经历的不愉快的遭遇时,必将加快步子以便逃过那段离他最近的时间。”显然,昆德拉揭示了现代人紧张、快速生活节奏的本质:人被锁定在功利的忙碌之中,过去和将来都被抽空,回忆和眺望也就消失了。

课堂内容不恰当的旁逸斜出导致内容松散臃肿,导致必须用高速的课堂推进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于我,是经常的事儿。

语文的课堂教学真的只能是农业而非工业。工业可以是快节奏的,大容量的,流水线的,批量出产的。而农业则是有季节的,时令的,成长规律的,是需要慢慢地播种施肥除草杀毒,是需要阳光水分和等待的。教育,是慢的艺术。

好的课是朴实无华的。急功近利,急躁冒进,揠苗助长都是不当的。语文教育,特别需要平静和平和,需要细致和细腻,需要耐心和耐性。语文课最好是这样的模样:清瘦、轻盈、清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艺展示系列活动”,认真倾听了南京中华中学特级教师吕莉和人大附中特级教师王君的精彩课堂教艺展示,聆听了她们最前沿的语文教学理念和独到的见解。会后,一种久违的悸动让人寝食难安,再一次证明自己的语文课堂现状正在经受严冬的考验,减肥已成为必须。

吕莉老师课堂教的是《变色龙》一课,课前用幻灯展示了导入的内容,启发学生想像,为引入课题作铺垫;上课时,首先是师生合作表演读,让学生走进文本;然后,老师以问促思,提问切中要害,问题的答案都在文章里,引导、鼓励给力;文章背景的展示时机适当;适时引用名人名言,升华对人物形象的剖析,引领孩子的价值取向,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正如吕老师所说“其实很简单,到生活中去学语文”,以“激趣、激活”倡导快乐语文。王君老师教的是《观刈麦》,课前用幻灯展示内容,启发学生想像,为引入课题作铺垫;课上,先向学生介绍了读诗四境界,然后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和步骤,在老师预设的背景下有效阅读,注重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并适时进行对比阅读,扩写诗题《观刈麦》,把诗题扩写成血肉丰满、情感丰富的一句话,要求这句话中诗人的形象要鲜明;最后引导学生从诗歌中走出自己,立志高远,用实际行动去解读诗歌;最后在她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师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解读文本。

课后,我认真反省,回顾自己的教学,发现过去自己在教学中有诸多不足,令人忧虑。诸如教学中过分依赖已有的教参教案,过分注重面面俱到而大搞“信息轰炸”;不能落实“师生平等对话”,要么不平等,要么对话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性;对文本的解读层次太浅。或将语文课教成朦胧诗,或将语文课变成名句摘读,或将语文课变成纯多媒体演示,或刻意追求所谓的套路、模式或板块;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呆板,学生逐步被格式化;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繁荣难掩脆弱。

新课程告诉我们,教学必须以有效性为生命,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教师的生命质量。因此,语文课堂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以有效性为生命,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把“严谨求实,追求高效”作为指导思想,从求新、求活、求细、求实入手,理直气壮地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二是让语文阅读教学返璞归真,让朗朗的读书声回归课堂,让语文回家,让学生真诚地品味、咀嚼语言文字之美,达到读悟双赢的目的。三是认真贯彻“八给”要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即: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表现;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争论;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争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四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技巧,“人人有事做”是合作学习的根本,力求做到:分工人人有事做,互动人人主动思考,议论要形成一个升华性的共同认知,展示贵在求异争议,评价贵在激烈进取。五是扎实搞好文本解读,准确把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素质点,语言学用点,能力训练点,情趣享受点。

“建设永远比批判更重要”,这是一条不灭的真理,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改变语文教学现状,让孩子们享受语文,引领孩子们走进阳光明媚的语文学习的春天里,真正做到让课堂减肥,为提效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