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 1

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刘雅艳

刘雅艳(黑龙江省嫩江县九三分局尖山职工医院161444)

【中图分类号】R5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5-0239-01

【关键词】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诊断治疗

1.病因

病因尚未阐明。Cushing综合征肾上腺切除术后,本病发病率增加,自身抗体滴度增加。本病发病前病毒感染证据较少,近年来有证据提示本病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2.病理

淋巴细胞浸润是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与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的共同表现,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也可看到类似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那样的滤泡细胞破坏和纤维化,但罕见多核巨细胞和桥本甲状腺炎的特征性生发中心。

3.临床表现

(1)症状主要表现是甲亢,可有心动过速、怕热、多汗、疲劳、肌无力、体重下降等。但无甲亢的突眼和胫前黏液性水肿,可有甲亢本身所致的凝视、眼裂增宽。

(2)体征包括典型的甲亢体征,甲状腺轻度肿大或正常大小(本病散发型50%无甲状腺肿),甲状腺无触痛,质地较坚实。典型患者病程为在甲亢期后接着是需要治疗的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通常1~8个月后甲状腺功能恢复。约有1/3患者甲亢后会出现明显的甲减期。极少数患者成为永久性甲减。本病在产后1~2个月内发病率增高。

4.诊断

本病早期表现为甲亢,血T3、T4升高,甲状腺摄131I率降低,甲状腺不痛,亦无触痛等。该病较易漏诊,常易把产后甲状腺肿大或肿大加重看成非毒性甲状腺肿,而且往往不考虑“慢性虚弱综合征”的乏力、精神障碍可能与甲状腺的变化有关系。偶尔可以长期低热为突出表现,以“发热待查”而作其他检查,忽略了亚急性甲状腺炎可能。对于产后1年内出现的疲劳、心悸、情绪波动或甲状腺肿大的任何妇女都应怀疑有产后甲状腺炎的可能。诊断中应注意因缺乏甲状腺激素使垂体假腺瘤性增生的高催乳素血症及真正的产后发生PRL瘤的鉴别。产后甲状腺功能障碍引起的长期闭经应注意避免与Sheehan病或自身免疫性垂体瘤相混淆。

5.治疗

本病的治疗为对症治疗。患者症状常轻微而短暂,故不需特殊治疗。

(1)对于甲亢症状非常明显者,可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不必用抗甲状腺药物,手术与放射性核素治疗当属禁忌。本病甲状腺不痛,一般不需要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有报道,分娩后即采用泼尼松20mg/d,两个月后逐渐减量,可预防苯丙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PPT)复发,但疗效及是否合理尚待进一步证实。

(2)甲减期,如症状持续时间延长或加重,可采用L-T4或干甲状腺片替代治疗3~6个月,然后停药。永久性甲减者则需终生替代治疗。有报道过量的碘吸收对临床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有害的影响。甲状腺功能减退最易发生在日摄碘量高于日需要量的、有PPT病史的妇女,因此,除缺碘地区外,对于产后甲状腺炎或有该病史者,应避免过多接受碘。甲状腺激素不能预防再次妊娠后产后甲状腺炎的复发和永久甲减的发生。

6.预后

本病甲亢期通常1~2个月内缓解,整个病程不足1年,而滤泡贮碘功能的恢复却很慢,可以长至临床症状完全缓解以后的1年以上。由于潜在甲减的可能,本病患者需每年检查一次甲状腺功能,长期随访,持续多年。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障碍对年轻妇女只是短暂不适,无真正危险性。但合并红斑狼疮者应引起重视。PPT患者急性期过后,半数患者仍有甲状腺肿。测定抗甲状腺抗体滴度仍高,TRH试验呈过度反应,再次分娩后PPT复发的危险性为25%~40%。无论患者甲状腺实质是否有萎缩,真正的危险是永久性甲减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少明,虞志刚.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若干进展.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1999年03期.

[2]沈又琴,殷志强.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71例报道[J];上海医学;1993年06期.

[3]洪淑芳,张水生,贺银成,周亚魁.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微粒体抗体测定对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J];临床外科杂志;199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