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孔疝1例报告

/ 1

闭孔疝1例报告

王武祥

王武祥(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医院650031)

【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5-0244-01

【关键词】闭孔疝诊断

闭孔疝为少见疾病,最近我科收治1例闭孔疝病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76岁,因反复左下腹疼痛1年,伴有腹胀,左腹股沟区、左大腿、左膝关节疼痛,再发5小时入院,查体:腹平软,左髋关节被动屈曲,伸直时腹痛加重,左下腹压痛,可闻及气过水声,腹平片提示小肠胀气并有液气平面,CT检查提示肠腔扩张,左侧闭孔前见扩张肠管及液气平面,入院后诊断肠梗阻,行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治疗,病情未好转,以“肠梗阻”剖腹探查,术中见距回盲部40cm处小肠部分嵌顿于闭孔内,行复位,坏死肠断切除、肠吻合治疗,治愈出院。

讨论:闭孔是由髋骨的耻骨支和坐骨支共同围成的圆孔,该孔的大部分是被附着在闭孔周围的闭孔膜所掩盖,在闭孔膜的外上方,有一指尖大小的裂隙,即闭孔管的内口,闭孔管的外口止于耻骨肌的深面,略在股静脉的内侧,闭孔管长2-3cm,斜向前、内、下走行,是连接骨盆与大腿内收肌区的管状间隙,上壁为耻骨上支深面的闭孔沟,下界为闭孔膜和闭孔内外肌之坚韧游离缘,闭孔神经与闭孔动静脉一般贴其外侧壁穿过闭孔管,其余管壁为连接盆腔腹膜外间隙与大腿根部的脂肪结缔组织所充填,闭孔神经主要支配股内收肌群,皮支分布于股内侧皮肤,关节支支配髋关节和膝关节,因此,当闭孔神经受刺激时,表现为大腿内侧及膝部疼痛、麻木、感觉异常。腹腔内脏器经闭孔脱出至股三角,称之为闭孔疝。闭孔疝在临床上少见,缺乏特异性表现,术前诊断困难,常误诊为肠梗阻、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等。本病多见于老年体弱的妇女,主要是因为女性骨盆及闭孔横径均大且骨盆倾斜度较男性大。多次妊娠腹腔压力增高,盆底肌肉腹膜松弛,老年人常伴有慢性咳嗽、便秘等使腹压增高的因素。由于闭孔小且无弹性,很容易发生嵌顿,若为小肠壁嵌顿(Richter氏疝)早期常无明显肠梗阻。出现以下表现要注意考虑闭孔疝。

1.Howship-Romberg氏征:闭孔神经受压后,大腿内侧及膝部疼痛、麻木、感觉异常,髋关节伸直、内收牵拉闭孔外肌时,均可使疼痛加重。次征为闭孔疝的特征性表现。据报道,次征发生率达50%以上。

2.肠梗阻症状:闭孔疝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常引起肠梗阻,对急性机械性肠梗阻,如果再伴有R-H征,需考虑本病。

3.股三角肿块:因闭孔疝囊小,前方有肌肉覆盖,包块不易发现。

4.阴道或直肠指诊:可在骨盆内前壁触及压痛的条索物或包块,有报道阳性率40%。

5.腹部X片检查:常有充气的肠管盲端指向疝处,如果见积气的肠袢进入闭孔可确诊。

6.CT:闭孔外肌与耻骨肌间肠管样填充物,有时可见液气平面,如图所示:左侧闭孔外见扩张肠管及液气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