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性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1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性学习

魏心俊

魏心俊(平昌县笔山职业中学河南平昌635400)

作为教学中的体验及体验性学习,是指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事积极地再造和再创活动,进而产生理性的发展和意义的一种学习方法。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性学习需把握以下两点。

1.民主学习气氛的渗透

民主的学习气氛对课堂教学至关重要。没有良好的课堂气氛,就不可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好的教学方法也难以发挥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情感融合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主动体验的过程,更需要民主的学习气氛作为基础。

1.1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志趣,更要尊重他们各自不重复的个性,可爱的单纯和浪漫的天真;不但要尊重他们与自己和谐的求同思维,更要尊重其敏锐有余而成熟不足的求异思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苛求成熟与完善。教师在评价学生答问时可使用一些简短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分析得真好”、“你真聪明”、“这个见解很独特”等;或是“不要紧张慢慢说”、“你在想一想”等。期盼性的语言,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能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1.2加强师生互动;①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师生互动主要是指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原有的教学常规,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师生共同活动;②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其中分组活动是学生间互动的主要形式,它会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入活力,从而既激活了课堂气氛,又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的培养。

1.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贵有疑,这是常理。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才有兴趣,才会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敢于创新。应做到:①为学生质疑问难提供宽松环境。②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③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基本方法。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创新学习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问题情境;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思想上的焦点,设计一些思想上富于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境”。

2.2故事情境;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如教学《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时,可插入“群牛遇虎,齐心护犊,一牛带二犊独奔,为虎所食”的故事等。

2.3漫画情境;思品教材内容抽象、枯燥,恰当地利用漫画,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力与思维能力。如:讲解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时,可选用漫画“小鸟的悲哀”。画面上小鸟哀求“请把我带走吧!”,然后由学生思考讨论:这幅图说明了什么?从而启发学生认识如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人类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必然会落空的道理,从而增强环境意识。

2.4教学是手段情境;根据教学实际,恰当利用录像资料,构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情境设计,是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如教学“依法打击毒品犯罪”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录像再现“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等历史情境,由学生谈对毒品的认识,以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学生智力的发展、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完善都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实现;只有在体验中,学生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为学生的体验而教”应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