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修复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修复技术

徐海妹刘丹

江苏恒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问题突出。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某区域土壤进行了现场调查,并探讨几种土壤修复技术。

关键词:土壤调查、修复技术、土壤污染状况

引言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年4月17日)内容、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等的发布,可以看出土壤环境问题突出。我市大小企业对于环境保护加大了关注,对涉及边界进行土壤调查,这有利于企业治理和环保管理。通过定性定量检测,对污染严重的土壤有针对性的修复,面向未来。

1、对某区域场地土壤污染现状调查

对通州区某区域土壤进行了现状调查,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土壤环境检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DB11/T811-2011)等文件规定及相关要求,结合对该区域的历史用途对土壤可能产生的潜在环境危害进行了采样布点方案的确定,监测该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本次布设了8个土壤采样点共40个土壤样品3个地下水采样点共3个样品,不包含质控样。根据原场地历史活动特征,检测项目选取了13种重金属指标、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石油烃作为监测因子;地下水增加了部分常规指标。待测物质均为我公司能力表中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果污染物浓度高于风险筛选值,则该污染物为关注污染物,详细调查过程中需进一步进行调查,然后进行风险评估。

1.1场地土壤性质:依据现场记录及地质勘察结果,该场地土壤多属于砂质粉土或粉质黏土,较湿润。

1.2土壤中重金属检测结果

对40个土壤样品中的锑、砷、铍、镉、铬、铜、铅、镍、硒、银、锌、汞、铊等13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样品检测结果表明,除了铊以外,其他12种重金属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锑、砷、铍、镉、铬、铜、硒、铅、镍、锌、汞为100%检出。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单位为mg/kg。检出物质最大检出浓度未超过筛选评价及标准,不需要进行。

表1重金属检测结果

1.3土壤中有机物检测结果

对40个土壤样品中的53种挥发性有机物、44种半挥发性有机物和总石油烃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挥发性有机物中除了反式-1,2-二氯乙烯、甲苯、乙苯、1,1-二氯乙烷、二溴氯甲烷、二氯甲烷以外,其他48种挥发性有机物均未检出;半挥发有机物中除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以外,其他42种半挥发性有机物均未检出;总石油烃中除了汽油烃未检出外,石油烃(<C16)、石油烃(>C16)均有不同程度检出。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浓度在0.0015mg/kg左右,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浓度在2.0mg/kg左右,石油烃(<C16)、石油烃(>C16)分别为2.1、68.2mg/kg。检出物质的最大检出浓度均未超过筛选评价及标准。

1.4对照点情况

选取了一处清洁区域取表层0.5米土壤样品作为对照点位,检测结果表明对1.1、1.2中检出物质浓度均未超过筛选值。

1.5地下水检测结果

对3个地下水样品定量分析后,检测结果显示除汞、总石油烃、苯、甲苯外,其余物质均未检出。其中苯、总石油烃(>C16)检出率最高,为100%检出。汞、总石油烃(<C16)次之,检出率为66.7%,甲苯检出率最低,为33%。检出物质最大检出浓度未超过筛选评价标准。对PH、色度、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等6个常规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pH检出范围为6.46-6.63,其他几个指标均检出,检出结果对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相关限值,该场地内地下水环境质量属于V类水质。

1.6初步调查结论

该区域内土壤中重金属(锑、砷、铍、镉、铬、铜、硒、铅、镍、锌、汞)、单环芳烃(甲苯、乙苯)、卤代脂肪族(反式-1,2-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烷、二溴氯甲烷、二氯甲烷)、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总石油烃均有不同程度检出,但浓度未超过筛选值,不需要开展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估。地下水中汞、总石油烃、苯、甲苯有不同程度检出,但浓度未超过筛选值,不需要开展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估。

2、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活动。化工、电镀、农药、化肥、矿产开采等产生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使土壤的污染复杂化。基于土壤污染的隐蔽性、潜伏性长期性、难恢复、水土耦合的五大特点,使得土壤修复的难度越来越大。

3、土壤修复技术

3.1固化/稳定化技术

固化主要是将污染土壤转化为固态形式,将污染物封装在结构完整的固态物质中的过程。稳定化是通过降低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该技术的费用比较低,所需设备方便转移,凝结在固体中的微生物难以生长。处理周期一般在6-12个月,污染物去除率能够达到90%。

3.2热脱附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加热形式将土壤中的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污染物挥发或分离到气体处理系统,然后再通过焚烧、吸附等方式进行进一步处理。处理周期一般在1-12个月,污染物去除率能够达到90%。

3.3生物堆技术

该技术适应性强,可以在污染场地处理,也可以将污染土壤搬运后集中处理。其修复的效果显著并且成本低、人工少、操作便捷。经生物堆处理后的土壤,可以通过植物修复进一步进化处理,达到农业土壤的使用标准要求。处理周期一般在1-12个月,污染物去除率能够达到75%。

3.4植物修复技术

该技术成本较低,不会带入新的污染物,并且绿化周边环境,对空气质量也有改善作用。但相对于物理化学修复技术而言,植物修复技术过程缓慢一般要24个月,效率也比较低,污染物去除率一般不超过75%。

结语

经济的发展以环境为代价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化。同时,土壤修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某区域土壤的现状调查,了解土壤污染情况。

并通过对几种土壤修复技术的分析,结合土壤污染复杂性,需要更先进的土壤修复技术,能更短周期、更高效率地解决土壤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