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2014—2018年大中学生菌阳肺结核接触者筛查情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病原学检测阳性肺结核大、中学生治疗延误、有无空洞、病灶范围、细菌载荷量等因素对其校内接触者结核病传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年广州市越秀区大学、中学79例病原学检测阳性结核病患者(下称“线索病例”;男45例,女24例,年龄12~25岁)的临床诊疗情况,并对其4 934例校内接触者(男1 867例、女3 067例,年龄12~65岁)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线索病例来自33所大学和中学,其中在8所学校12例线索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发现13例结核病患者(下称“接触者病例”),其中有7例线索病例和2例接触者病例分别发生7~81 d与16~76 d的就诊延误。接触者未发病和接触者发病线索病例的就诊延误、诊断延误、有无空洞、病灶范围和病原学检测(包括涂片与培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线索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与非密切接触者的TST阳性率、强阳性率分别为68.36%(1 934/2 829)、21.81%(617/2 829)和47.84%(1 007/2 105)、3.42%(72/2 105)(P<0.001)。结论加强密切接触者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结核病例,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应该加强这一工作。
出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7月2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