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智慧生态课堂浅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小学数学智慧生态课堂浅议

刘坪伍

刘坪伍

〔摘要〕生态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指师生在生态教育教学活动场所中,呈现出自由地、幸福地、理想地生存和发展。旨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生态课堂是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现师生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的智慧课堂。

〔关键词〕生态课堂小学数学教学1留足探索空间,发展自主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不能越俎代庖、奉送现成的结论,有时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适时地运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的方式。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课前可让学生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课上让学生把其中一张沿着任意一条高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测量、比较,并讨论:剪拼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剪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感知等积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一定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用随意一条高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不同图形,朝不同方向平移同样得到长方形。

2科学分组,合作学习很多数学老师认为好或者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帮助差的学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有意识的按照学习成绩为好、中、差的学生搭配在一个学习小组中。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这样分组其实是很危险的。这容易给一部分学生造成某种优越感或自卑感,影响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一个好的分组方法应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为小组集体贡献力量。分组前要充分考虑许多问题,如本课时合作的问题的知识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性格特点等,合作的教学氛围、现有教学资源等。只有这样合作小组内部才能进行合理的分工,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组内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填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只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在共同的任务中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才能消除组员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学生才能在“合作学习”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合作学习中,合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小组的组建。一个合作进取、分工协作的学习小组,就能很好地开展合作学习、合作交流,更好、更快地完成合作任务,同时使每个成员在合作中都能体验合作成功的愉悦。一般说来,我们可以将班级学生按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交往人群每4~6人分为一组,组内人员有具体分工,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另设记录员、汇报员、资料员等。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汇报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合作成果汇报。为了避免让一些口才好的同学垄断课堂,造成“一言堂”,一定时间后,进行角色转换,让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与提高。

3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在动态生成中及时捕捉思维亮点传统的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课堂上大多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机械地听从教师的吩咐,没有时间独立思考,更不能向老师提出异议,进行探讨。在教师的监管之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课堂气氛异常紧张沉闷。学生的心理始终处于消极紧张状态,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新课程要求我们重视孩子们积极情感体验的培养。学生学习的情感并不能完全自主生发,必须要依靠教师创造性的劳动,设计出既符合科学规律,又满足儿童心理需求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氛围。这样的课堂,学生既发展了积极的情感,又从中掌握了知识,同时发展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灵感的萌发,稍纵即逝。我们必须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内容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小明这样解答:r=18.84&pide;3.14&pide;2=3(米),S=18.84×3&pide;2=28.26(平方米)。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解答?小明:……就是根据公式计算呀。小李:求园的面积应该用公式S=πr2,小明做错了。师:同意小李说法的请举手。全班举手,教师默认。可教师话锋一转,小明的解答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S=18.84×3&pide;2就是C×r&pide;2即是C/2×r=2πr/2×r=πr2,你们看怎么样?学生中发出了“正确”的声音。教师夸上一句:“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小明兴致盎然,其他同学也都投以敬佩的目光,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地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状态的方式决定的。如果教师不假思索,就会扼杀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课堂应让学生产生旺盛的生命活力,展现生命的灵性,思维的创造和个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选择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更多的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答案是不确定的,过程是现场生成的,结果是不能完全预测的。这样一个不由教师完全掌控的过程,贯穿其中的就是师生的思维。让思维“飞”起来,让学生感受生态课堂中的创造的快乐!

作者单位:贵州省新蒲新区新舟镇杨录小学

来源期刊

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