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建材检测实验室的样品管理探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如何加强建材检测实验室的样品管理探讨体会

潘芳

潘芳

温州市白象建筑材料检测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建筑行业经济收入已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建筑行业市场中,由于建筑种类的不同,所需要的建筑材料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因此建筑检测实验室的存在尤为重要,实验室的建材样品管理是建材检测工作的重中之重,样品管理工作的客观与公正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本文通过从建筑建材检测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对检测实验室功能的分析,对样品管理工作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建筑建材;检测实验室;样品管理;探讨体会

在建筑工程开展实际施工之前,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都会对建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建筑材料来进行相关质量检测工作,由于建筑材料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建筑质量好坏和使用年限,所以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的建立就显得格外重要,其中的样品管理更是贯穿于整个检测工作始终。实验室应该建立完备的样品管理体系,对检测样品从接收到处置,再到后期的存储以及清理等环节应仔细认真,最大化保证样品完整程度,只有认真对待建筑材料实验室的样品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后期的建筑施工顺利开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样品的接收

在实验室接收一批新的样品时,应对建筑材料的外观进行观察,对接收数量进行统计,检查其是否适合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具体检测,制定符合其检测的检测方法,甄别样品状态,同时要在委托检测样品的委托书上签字署名,并将样品的特性以及其状态记录备案。部分样品送来时处于封装的状态,对这种样品要检查其完整性,确保其有效性,经过运输途中依然完好无损,在部分情况下,要与检测人员一同对其进行验收。若在委托检测过程中,实验室对其检测样品存有疑问,因及时与委托方进行沟通,在进一步探讨说明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登记委托。

在进行初步检测后,对于符合检测要求的实验室样品,指导检测委托人将检测委托单清晰明确的填写完整,并对新来的检测样品进行电子备案。样品需要登记的内容有很多,其中包括:委托检测编号、检测试验编号、委托单位名称及委托人、委托时间日期、以及有关检测材料的名称、规格以及具体数量等,管理系统将部分记录在案的检测项目直接登记,并将其以电子档案的方式记录存档;还有部分没有记录的检测项目,要将其进行整理归类,按年度为单位,整理成册。

对于部分留样分析的样品,应对等待检测的材料和留存的建材样品进行标注,且其标注应清晰独特,便于区分。一些桶装或袋装的样品应将相应的样品标识放入样品袋中,或将其置于材料桶中;一些样品因数量较多,且能够直接在表面进行标识,对于这样的样品,可用记号笔直接在建筑样品上记录其委托编号,并将样品标识固定放好;还有部分样品,如钢筋等,不能对其装袋且无法在其表面进行标记,只能用铁丝将其捆扎后,再进行样品标识过程;对于等待检查的混凝土以及水泥砂浆等,先用记号笔标记其强度标识以及成型日期等数据,再对其进行试验检测。

检测建材的“样品标识”应具有唯一性,便于识别,以确保检测样品在每一环节的检测中不会与其他样品相互混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计算机检测管理系统中所存档在案的检测项目,在等级系统时具有完整的检测编号,将年号置于顺序号之前,如2018-00001;部分计算机中未存档的检测项目,应将委托号直接与顺序号拍列成组,如201800001;还有部分专项委托检测,其编号应为专项检测的拼音首字母缩写加上顺序号,现场检测例为:2018xc0001、施工检测例为:2018sg0001。

二、样品的存储

在样品接收后,对于未送检样品应将其置于样品收发室,综合业务员对其进行统一保管,无关人员禁止其随意出入样品收发室,全方位的确保样品安全与完整。对于待检样品应进行分类存放,保证其存放环境无腐蚀条件,保证存储空间干净整洁,并置于通风干燥的存储环境中,保证后续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部分留存的检测样品应建立适当的环境与存储条件,将部分易受潮变质的检测样品,如水泥、混凝土等,置于通风干燥处,防止其因为受而出现变质现象,从而影响建材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对于待检的砂浆混凝土试块要放入标准的养护房间中,并根据实验室的相关条件及规定进行养护,按其事先标记好的样品标识进行分类存放,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时检查,完善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

三、样品的流转

在样品各个检测环节中,其流转过程必不可少。样品应按检测相关流程顺序进行样品流转,在交接样品时,应对样品状态进行逐一检查,对样品数量进行再次核对,并在流转过程中加以相关的样品防护措施,遵循其使用说明规范,保护样品完整性,避免其受到非检测因素的破坏从而影响检测结果。检测人员还应对其数量认真记录查证,保证每个环节的运输都不会造成样品数量的遗失。若出现样品丢失等意外,应对相关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并建立健全检测样品责任制度,将每一个检测环节中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及时联系委托方进行协商解决。

对于样品检测区中的待检样品与已经检测过的样品要进行分开存储,在样品检测结束后,应第一时间将样品标识更改为“已检测”,确保完成检测的样品不会经过二次检测,浪费资源,更方便区分“待检”与“已检”样品。

四、样品的处理

样品的处理是样品检测后的最终环节,样品处理工作应由相关负责人员批准后进行,并在检测样品记录中予以呈现,对处理时间等进行记录。处理后的水泥样品等不得二次进入工业与民用的建筑主体建设环节;对于一些检测后的防水材料,若其仍有使用价值,在对检测方法、检测环境及仪器确认无误后,其检测结果若合格,方可将样品归还给委托方;对于沙石、混凝土等检测样品,对其检测环节确认无误后,检测单位撤离检测现场,并将所检测材料全部按照垃圾处理,不可二次利用,直接运送至垃圾处理厂。

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水泥、抹面胶浆检测物品等样品通常保存时间为四十天左右,在检测结果出来后,若与客户商议无误,可对其进行处理;外加剂应在检测结果敲定的十五天后进行处理。若委托方对检测样品的保留时间另有要求,检测方可按照协商时间对其进行保留和处理。

样品在检测过程中的流转环节中,与检测无关的人员不得接触检测样品,对于留样检测样品,不应以任何借口为他人所用,最大化的保证样品的完整性,若有丢失样品,则应按照相关责任事故记录并处理。

总结:

综上所述,在建筑材料实验室中的样品管理工作是一个极其繁琐且细心的工作,应加强对样品的保护,因为其是检测实验开展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室与委托方的双重利益。样品管理是实验室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检验工作的开展能否顺利,这也充分体现了样品实验室存在的意义,只有不断加强建筑材料实验室的样品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才能保证建筑行业的平稳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惠华.试析建材检测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6,23(07):274-275.

[2]刘鹏,赵冉,王泽世.建材检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江西建材,2016(11):266+270.

[3]孙秀梅,孙桂民.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城市建筑,2013(22):228-229.

[4]赖广辉.提高检测质量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J].中国建材科技,2016,25(04):17-18+28.

[5]刘鹏,赵冉,王泽世.建材检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江西建材,2016(11):266+270.

[6]陈荣,张玉婕,黄雄开,陈旭红.建材检测实验室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建筑安全,2015,30(04):14-17.

[7]陈晓健.关于建材产品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福建质量管理,2014(Z5):57-60.

[8]叶莉娟.浅谈建材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4,41(07):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