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1-09-19
/ 2

英语语法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冯洁

关键词:语法;主体;有效性

作者简介:冯洁,任教于江苏省太仓市实验中学。

语法是语言的核心,若没有语法就无法构成语言。然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人认为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进行语法教学是违背语言教学规律的,是导致我国英语教学低质量的根本原因。也有人认为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语法就谈不上交际,谈不上听、说、读、写。当前就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倾向来看,语法教学的问题可归纳为“五重”和“五轻”,即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详细讲解,轻反复练习;重书面练习,轻口头练习;重语法分析,轻语法使用;重规则掌握,轻实例辨别。

“教学”一词中的“教”,在英语teach中有“给人示例”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是“上施下效”的含义,都是师生双方的事情。因此,所谓教学必须是“教”和“学”之和。而有效教学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可测性和量化;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笔者希望通过在《牛津初中英语》的英语语法教学中渗透范例教学、建构主义和有效教学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在任务、情景、认知和活动中,更有效地将英语的语法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从而能顺利地进行交际,使得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以教材为本,实施任务教学策略

我们知道,《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是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来设计语言实践活动的,语法板块亦是如此。因此,利用任务型教学和范例教学的理念,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内容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探求规律,然后用规律去解决一些问题,获得一些知识,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同时又发展语言能力。

教学片断之一:例如《牛津初中英语》7AUnit5的语法内容是现在进行时态。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现在进行时态通常和now,atpresent,atthemoment,rightnow,Look!,Listen!和It’s…o’clock.等时间状语连用,表示某一时刻正在发生的行为或动作,又要求学生通过现在进行时态的学习能辨析它和一般现在时态的区别。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语法知识呢?靠死记硬背还是另辟蹊径?根据语法教学中我的一些经验体会,笔者认为若是让学生在语言的实际运用当中熟悉和掌握这些语法知识,在任务的完成中探求一些规律,学习的效果一定远胜于教师的苍白讲授和学生的死记硬背。于是设计了以下两个任务让学生来完成。

任务一:给出often,now,always,atpresent等时间状语,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范例进行替换划线内容的操练。

A:Whatdoyouoftendo?

B:IoftenwatchTV.

A:Whatareyoudoingnow?

B:I’mstudyingnow.

A:Look!Whataretheydoing?

B:Theyaretalkingaboutfood.

根据范例,学生首先有了语言环境的参照,再通过“半收放式”的语言操练,学生不仅能将两个时态的时间状语灵活运用,更能结合这些时间状语,进一步巩固现在进行时态和一般现在时态的用法,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同时又发展语言能力。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二:

Tense

Structure

Adverbialoftime

Simplepresenttense

Presentcontinuoustense

有了完成前一任务的铺垫,总结和归纳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已不是什么难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也深刻体会到了这种学习的有效性,即学了为完成任务,同时又在完成任务中学。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情景教学策略

人们的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这是因为人们表达思想和吸收信息的需要是由特定的言语情景激起的。因此,学习和使用英语词汇、句型结构、语法规则和话语进行对话等交际活动都要依赖特定的言语情景。在此,教师可利用真实的环境或设计模拟的情境进行语法教学,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语法教学更趋形象化、直观化、真实化和趣味化,从而使语法教学更有效。

教学片断之二:例如《牛津初中英语》7BUnit6的语法内容是should(not)和must(not)。教材首先给出以下例句,想通过例句导入,让学生体会其含义。

Youshouldplaywithyourdogforsometimeeveryday.

Youshouldnot/shouldn’tleaveyourpetathomealonefortoolong.

Youmustfeedyourpet.

Youmustnot/mustn’tfeedyourpettoomuchfood.

结果,当学生看完例句后,他们却坚持认为两者在意义上没有什么区别。我想,出现这个情况关键在于教师一开始没有引导好学生将语法的学习和语境联系起来。因此,我马上改变教学策略,先将两者的含义做了解释,告诉学生should一般是用来提出建议,而must则强调做某件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根据教材,笔者设置情境:假如教师养了几条金鱼作为宠物,你们有哪些养金鱼的好方法提供给教师呢?哪些是建议教师做的?哪些是教师一定要做的?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学生们好像一下豁然开朗,什么都明白似的。学生们积极热烈地讨论,全身心投入地参与,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很快就有了很多不同的意见,如:

Youshouldchangethewatereveryweek.

Youmustmakesurethewaterisnottoocoldortoohot.

Youshouldn’tputyourfishinthesun.

Youmustn’ttakeyourfishoutofthewater.

三、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实施认知教学策略

认知是信息加工、问题解决和记忆的过程,是一系列心理活动。认知策略是个人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上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包括各种有意识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语法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强调教学的有效性,即通过对比法、归纳法,通过分析、比较和练习等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活化语法规则,构建清晰而完整的语法知识图式。

1.归纳法。教学片断之三:同样是《牛津初中英语》7AUnit5现在进行时态的语法内容。我们知道构成现在进行时态,就要求学生掌握现在分词的构成。现在分词的构成有它的规律性,但若是直接告诉学生这些规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能并不好,也很容易遗忘。因此,笔者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来总结归纳现在分词的构词规则。例如在教授规则1时,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组词sing-singing,jump-jumping,eat-eating,speak-speaking,然后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发现了什么。当然,学生很快就发现只要在这些动词的原形后面加上“ing”就可以构成现在分词了。同样,其他的构词规则也是通过学生这样的自主参与、自我探究的方式归纳和总结的。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大多数学生不仅当堂掌握了这些构词规则,还能根据这些规则写出没有学过的一些动词的现在分词,真正让学生通过归纳来理解和活化语法知识。

2.对比法。教学片断之四: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现在完成时态后经常和一般过去时态混淆,在一段时间内产生了“越学越糊涂”的困惑。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举了两组例子让学生观察:

(1)Hecameherethreedaysago.

Whendidhecomehere?

(2)Hehasbeenhereforthreedays.=Hehasbeenheresincethreedaysago.

Howlonghashebeenhere?

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很快发现一般过去时态的时间状语表示的是过去的一个时间点,用when提问;而现在完成时态的时间状语表示的是从过去到现在的一段时间,用howlong提问。经过对比和反复体会两种时态的含义,看似复杂的语法知识很快“化难为易”。

四、以兴趣为抓手,实施活动教学策略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而兴趣又常常产生于活动。教师可以把某些语法教学化为交际活动,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主体意识都动起来。教学语法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最终为语言交际服务。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清楚地意识到语法虽不是学习英语的目的,却是学英语的有效手段。因此,只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在教材和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在方法上有所创新,有所进步,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改变传统语法教学中的沉闷气氛,才能让让语法教学充满生机,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各种能力。

总之,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教学时段,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语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实施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不变的,那就是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活动、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学生不仅仅要掌握语言知识,更要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胡春洞.再论认知交际法[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6).

[2]张正东.语法教学的再认识[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1).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实验中学

邮政编码:215400

StrategiesforImplementingEnglishGrammarEffectiveTeaching

FengJie

Abstract:Thispaperexpoundshowtobringstudents’subjectiveroleintofullplaysoastoapplydifferentteachingstrategiesintogrammarteachingsothatstudentscaneffectivelyachieveteachingtasks.

Keywords:grammar;subjectivity;effectiv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