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问题学生优化班级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转化问题学生优化班级管理

申利平

四川省兴文县申利平

问题学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较差,经常不遵守纪律,具有许多不良习惯和缺点或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需要他人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如何转化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成绩,始终是每个班主任工作中的重头戏。回顾自己近十年的班级管理工作,在问题学生身上花的功夫最多,对他们的转化也略有成效。问题学生的成功转化为他们的后继发展开拓了空间,同时也使班级整体素质显著提高。让“问题学生不再是问题”,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追求的目标。就此谈谈我在问题学生转化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一、充分了解和研究问题学生,知晓“病根”,做好针对性的思想工作。

问题学生不是与生俱来的,他是在一定时期,在特定的环境下造就的,而造就问题学生的因素很多。有的因纪律观念淡薄,有的因基础薄弱,有的因家教不当,有的因家庭生活困难,还有的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此我们在转化问题学生前必须深入实际调查每一个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我们找出问题学生的成因后,就要主动的关心他们,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通过关爱,逐渐和问题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感情,然后再寻找好适当的时机,有针对性的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由于师生间已经建立起了浓厚的师生感情,学生已经解除了思想“警戒”,此时的思想工作往往会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这是转化问题学生的第一步。

二、着力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规章制度能起着调节班内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是形成自律意识的必要条件。对待问题学生,要组织他们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其它各项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通过主题班会,辩论赛等形式,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目标。通过增强学生自律意识,营造“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班级舆论风气,感召问题学生,让他们逐渐形成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从而逐步让问题学生将“自律”的目标彻底内化为自我要求。

三、鼓励成功,让学生树立信心。

自信心是人性的顶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许多老师对问题学生,往往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把他们看作一成不变的“顽石”。但如果我们能够变换一下角度,让他们身上的缺点移一下“位置”,你就会发现,问题学生身上往往还隐含许多特长,我们只要善于给他们展现特长的机会,某些缺点其实也能够发出绚丽的光彩。比如:在课堂上乱讲话、爱逗笑的同学,你让他在舞台上露一手,你会发现原先的缺点却变成了他的优势,闪烁起光芒来。顺势对他们的优点加以适当的鼓励,可以让他们找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帮助他们重拾信心,鼓舞他们积极上进。以此在同学面前树立新形象,作为各方面进步的扩散点,驱使他认真学习,全面进步。

总之,问题学生的挖潜转化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随着社会的发展,问题学生也会“与时俱进”,且情况也会更加复杂,问题学生的转化任务也会越来越艰巨,但只要我们教育者善于捕捉契机,运用巧妙的手段,以顽强的毅力、耐心细致的工作,问题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