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工匠精神,提升育人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融入工匠精神,提升育人质量

刘玉参路美平

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滨州251700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入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数量大幅增加,青年教师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因此,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青年教师有着理论水平高、学习能力强和精力充沛等优势,然而大多数青年教师是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对于怎样培养理论扎实和专业技能精湛的优秀职业学生没有方向。因此,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对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师资培养

教师的工匠精神的精髓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专注教育事业,专业、严谨治学,耐心教导,注重细节,精益求精,淡泊名利。它是一种乐于奉献的教育精神的传承,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传承。培养教师的工匠精神,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的有力保障。

一、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做有所专长的教师

一个人也只有不断地学习提升,推陈出新,才能跟得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总停留在原地,不思进取,一定会被社会淘汰的。职业学校教师如若整日只是照本宣科,年复一年地吃老本儿,而不知学习和充实新的知识、技能,自己都面临被淘汰的危机,那教出来的学生也会是甘于落后、缺乏进取精神的。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一方面必须率先学习并掌握专业技能,并且不断地更新和改进,走在专业领域的前沿,从而扎实掌握教学基本功、掌握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必须与时俱进,保持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才能传授给学生更系统、更全面,紧跟时代步伐的新知识、新技能,才能为学生做好专业学习的启蒙和引导。如具有厚重学识储备的教师如果能够熟练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有效的教学手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不但会受到学生的敬重,而且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学生就会愿意学习、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进而享受学习。

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学校文化涵养“工匠精神”的功能

1.抓好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学校特有的品牌。学校精神文化,主要是指承载精神文化信息的重要方面,一般包括校徽、校训、校歌、校风等在内的精神文化因素,它们对师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重加强顶层设计,把“工匠精神”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确保人、财、物的到位。同时,要在昭示学校文化特色的楼宇建筑上,镌刻在校徽、校训、校风的具体图案和文字上,编印“工匠精神”的宣传画册,利用各种教育时机,借助学校文化景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将“工匠精神”建设成效体现为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高尚的职业操守、健康的生活方式。

2.推动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环境不仅是育人的空间,也是净化心灵的圣地。要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抓好校园环境美化,渗透“工匠精神”精髓,特别是面临多校区办学、新建楼宇建筑多的情况,更应注意提前谋划、科学规划校园环境建设,让“工匠精神”充盈美丽的校园。

三、开展多种实践活动,激发培养“工匠精神”的高度自觉

1.联系实际开展活动。“工匠精神”实践活动的开展,既要联系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坚守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担当,也要考虑教师的思想实际,通过多方考虑,统筹推进。要坚持与教师专业特长、职业发展、服务社会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这既要为教师发挥专业学科优势搭建平台,让其发挥专长,有“用武之地”,又要对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有所帮助,同时引导广大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培育精益求精、专注、专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注重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着力组织学习考察、调查研究、支教活动、社会服务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满足不同层面教师的需求,让参与实践活动的教师从中获得更多教育和启发,主动地、真心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2.积极推动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切实提升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水平,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关键,建立“工匠精神”实践基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学校特点和优势,适应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新形势,建立一批“工匠精神”实践基地,不断拓展“工匠”的实践活动范围和领域,多与一些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兄弟学校、街道社区等单位联系,进行基地共建,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广大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基层、接触社会、接触火热的社会实践。同时,学校应在组织领导、经费保障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做好基地的选择、共建、管理等各项工作,确保基地建设衔接有序推进,持久深入地开展培养“工匠精神”的实践活动。

总之,学校要强化“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完善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多种实践,为建立培养教师“工匠精神”的工作体系,为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郑义“工匠精神”视野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新思考[J].学院学报,2017,(04)。

[2]郝明磊大学教育不能脱离“工匠精神”[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

[3]庄西真多维视角下的工匠精神[J].职教论坛,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