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张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张萌

张萌

国网日照供电公司山东日照276800

摘要:智能电网采用测量技术、传感技术以及先进的控制方法与设备,具有高度的互动性、自动化、数字化以及信息化的特点,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稳定、持续、安全的用电需求。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电网建设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能源问题也不断制约着当前人类发展的脚步。当今的时代,人口增加速度不断加快,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幅员辽阔,能源丰富,但是人均占有资源量却极低,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电能作为不可缺能源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智能电网的建立能够保证电力供应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而电力工程技术的介入,能够加快智能电网工程的建设速度,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对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来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

1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简单而言就是电网的人工智能化,相比于现有的电网而言,智能电网体现出信息交流、电力交流和业务交流等高度融合的特点,它是基于集成通信网络建立而成的一种新的电网模式,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实现电力的传感与测量,最终实现精准的电力输送和电力配备方案设计,因而实现了电网的稳定运行,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最大化的实现了电能的有效利用。虽然我国目前的智能电网工程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但相应的市场需求缺口却在不断加大,因此对于智能电网技术的提供者而言,不断更新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却是与日俱增的。因此我国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借鉴国外经验,并且因地制宜的进行智能电网工程的建设与统筹安排,结合我国的发展国情,建设适合我国当前发展需求的智能电网就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了。

2智能电网的特点

2.1智能电网性能优良

智能电网发生干扰或故障时,由于受到相关设备的控制,不会导致大范围的停电,能够为用户提供持续稳定的电能供应,因此能够缩小停电导致的影响范围并尽量降低影响。面对外力破坏、自然因素影响时,常规电网已经发生故障,但智能电网仍能持续稳定地供电,智能电网优良的性能将表现得更明显,因此采用智能电网能够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2.2兼容性强

智能电网具有极强的兼容性,能够实现不同能源的合理、有序接入,比如能同时接受分布式微电网、电源的接入,也能满足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从而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2.3能实现自我修复

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因此在连续运行过程中能实现对自身运行状态的监控与预警,发现故障时能由智能系统予以诊断,即使采取隔离措施,并通过自我恢复实现自我修复。

3电力工程技术

3.1高压输电

就当前我国的输送电力而言,大多数采用的是远距离高压直流输电,这样的输电方式能够最大化的实现电能的转换,减少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损耗,而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除了为其提供性能的稳定性,还对其电能的损耗进行了一定的优化,保证在电力输送环节中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3.2能源转换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口激增所带来的能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发展所不得不去面对的重中之重。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实现能源的转换能够最大的解决这一难题,能源转化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能源的转换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环境污染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因此新能源的开发得到了极大的推崇,而风能、太阳能发电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并且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因此在智能电网设计中,应用能源转换技术能够最好的实现电力资源的循环利用,并且促进了智能电网的工作效率,一定程度的增强了环境容纳人口能力,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3.3电能质量优化技术

在对电能资源进行质量优化时,可以根据电能资源的具体情况按照相应的指标进行具体划分,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的实现电能指标的评估,确保供电接口得到充足的电力供应。而构建完善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使其具有极强的经济特点和技术特点,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则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科学规章制度,进行相关电能的评估工作,推动电能质量的全面提升,对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电力需求是极大的制度保障。

4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

4.1输电环节

智能电网能够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是电网的输电线路稳定、电能的质量较高,电力工程技术的中的无功补偿技术、谐波抑制技术等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不断实践以及电力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一大批采用了电力工程技术的新型装置得以运用到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较为典型的包括薄型交流变换器以及超导无功补偿装置等。高压直流电这一输电方式适用于输电量较大、输电线路较长的供电工程,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在采用直流电进行长距离、大容量的供电工程中的同时,还采用了应用新型电力工程技术的新设备。例如供电线路两端的逆变阀、整流阀中采用了晶闸管变流装置,运用这些新设备、新技术能够明显提升电网的容量以及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对防止电压不稳定、突然停电等作用明显,能够明显提升供电稳定性,因此成为智能电网供电环节中的发展趋势。

4.2发电环节

发电过程中,采用新型电子设备控制并转化电能,能够极大减少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因此对提高机电设备以及发电设备的工作效率作用明显,也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电力工程技术在发电过程中能源形式的转变过程发挥作用的同时,也能监测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热力发电仍然是当前我国的发电系统的主要发电方式,当前我国已经充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开展了对空气污染物的大力整治行动,因此有必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新型能源,减少传统火力发电过程中导致的温室效应以及大气污染。能源转化技术能够实现充分利用资源,与当前的低碳经济的理念是相符的,因此对减少发电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作用明显,未来电网的发电方式将逐步向无污染、高效率、大范围的发电技术转变,例如光伏发电技术等。我国当前已经着手研发大规模的电厂并网,但是能源转换技术的发展水平仍然与世界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加大对能源转换技术的投入力度,加大资金与技术的支持力度以研究能源转换的关键技术。

4.3电源方面的运用

客户的用电需求不同导致用电设备、用电方式也不同,根据可以分为对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以及恒定电源的需求等,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采用电力工程技术能够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将不同的电源运用于不同的供应需求中。对大型电子设备提供高频开关电源,对变电所可以同时运用直流电源与交流电源,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中则多采用直流电源。

5结束语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高质量的电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将会有着更广泛的应用,智能电网的建设也会向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良军.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制作,2014(24):224.

[2]王廷.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9.

[3]南金勇.电力工程技术中智能电网建设应用[J]通讯世界,2014(23):89-90.

[4]于琪.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