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血管性抑郁的短期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丁苯酞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血管性抑郁的短期疗效观察

周国庆

(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血管性抑郁临床疗效。方法:85例血管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组(实验组)45例和单用舍曲林治疗组(对照组)40例,疗程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周以后HAM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以后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及HAMD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苯酞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治疗血管性抑郁比单用舍曲林治疗更为有效。

【关键词】血管性抑郁;丁苯酞胶囊;舍曲林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012-01

血管性抑郁(VD)是中老年抑郁患者最常见的抑郁类型之一,Alexopoulos等[1]把血管性抑郁定义为“有血管性危险因子存在时发生的抑郁,并伴有神经心理学缺陷和影像学上局灶性脑病理改变”,卒中后抑郁(PSD)是血管性抑郁最常见的类型,对于血管性抑郁的治疗。丁苯酞是国家一类新药,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2],目前为止,丁苯酞对血管性抑郁相关临床研究较少。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就诊于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且符合如下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及Alexopoulos等推荐的血管性抑郁诊断标准。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20分。③急性脑梗死,年龄50周岁以上,NIHSS评分≤10分。入组患者8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4.37±2.24)岁;平均(9.35±1.87)个月;HAMD评分为(27.86±3.23)分。对照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5.45±3.20)岁;HAMD评分为(27.78±3.35)分。经统计学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上述各项临床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口服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商品名:恩必普)0.2tid*12周联合舍曲林(美国辉瑞制药公司;商品名:左洛复)5mgqd*12周,二组常规使用抗血小板、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

1.3疗效标准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12周使用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根据HAMD减分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痊愈,减分率>75%;显效,减分率>50%;有效,减分率>25%;无效,减分率<25%;减分率=(治疗前总分一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总有效率,痊愈加有效、显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治疗后4周时HAMD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同组治疗前后相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8周、12周时HAMD评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P<O.01),见表l。

3.讨论

丁苯酞是国家一类新药,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其作用是改善缺血区微循环和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增加脑血管储备功能的作用[3]。此外,还可通过抑制tau蛋白的高度磷酸化保护神经元,抵抗由Aβ诱导的神经毒性作用[4]。在动物实验中的研究表明:丁苯酞可能通过减少海马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同时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从而达到保护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丁苯酞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研究同样提示了安全及有效的结果[5]。

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12周以后HAM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以后联用组有效率高于单用组,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说明舍曲林联合丁苯肽胶囊治疗血管性抑郁比单用舍曲林有效。有研究表明,丁苯酞具有潜在的血管生成活性,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及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因此丁苯肽改善卒中后抑郁的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本研究由于样本量偏小,观察时间短,丁苯肽胶囊改善患者抑郁状态还需进一步研究。舍曲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起效快,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耐受性好,是治疗血管性抑郁的首选药物之一,本研究得出舍曲林联合丁苯肽胶囊治疗血管性抑郁效果优于单用舍曲林。

【参考文献】

[1]司天梅.舍曲林在抑郁症中的作用[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3,(02):116-117.

[2]崔丽英,刘秀琴,朱以诚.dl-3-正丁基苯酞治疗中度缺血性脑卒中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04):251-254.

[3]李焰生,汤剑萍.血管性抑郁J].继续医学教育,2010,21(16):13-16.

[4]孔双艳,李其富,羊洁,等.丁基苯酞对大鼠缺血脑组织NGF及BDNF表达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8(3):403-407.

[5]候德仁,薛俐,唐交春,等.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PDI及P53的表达及丁苯酞对其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9):2104-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