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初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

南振江李楠

南振江李楠(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职业院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职建筑施工类专业学生的学历和职业能力,让更多的优秀中职毕业生能深入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深造,需要做好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需要打造出系统的教学体系,因此需要将中职和高职教育衔接起来,强化人才专业素质。本文对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中等职业教育建筑施工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必要性概述,并分析如何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希望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

长期以来,中高职是相互独立的教育体系,学生毕业后即进入社会工作,但是部分中职毕业的学生的职业技尚未成熟,在2010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要求建立符合中、高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使得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其中分段贯通模式和五年一贯制模式都推进了中高职协调发展,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得到了更加明显的体现。

一、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打造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可以发挥出中﹑高职院校办学的积极性,然而学生在两个不同阶段接受学习,部分内容会重复出现,学生也容易因此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在高职的学习阶段难以有很大的突破。纵观当前的中高职教育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中职教育阶段理论课程较少,更加重视实践教学,造成学生理论基础较差,进而不容易适应高职阶段学习。其次,在课程的设置上存在重复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更加不利于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对接,所以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实现中高职的教育衔接很有必要[1]。

二、如何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一)改革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于中职升高职的生源的学生,应该重新制定课程体系,应该在中职学生已经完成了部分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需要逐渐完善课程体系,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让中高职衔接项目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训机会,建议把实训课程课时设置到60%左右,发挥学生喜欢思考和动手的特点,进而提升专业技能。首先,增设实训项目。建工专业每个学期要开设有需要结合本学期知识的实训项目,比如在高职3年的每个学期,在主要理论课程学习下要对应实训,以及强化专业知识及能力。其次,强化课程内实训环节。中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需要利用实训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比如学习建筑力学课程悬臂梁内力计算,学生计算结果之后让其到周边寻找和内力图外形相近的梁截面,让学生在拍照和计算后分析构建和理论计算存在的差异。再如,学习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中关于楼梯的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在观察各式的楼梯,然后在网络中搜索楼梯类型并且制作成PPT,经过学生的汇报以及教师的引导,学习会显著提升兴趣。此外,建工专业需要打造出混合课程平台,形成多门主干课程,然后将这些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中,便于学生进行预习和课后复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也要插入实践环节,在学习《建筑质量测评与资料管理能力》时,教师可以利用20分钟把知识点讲解完,之后利用仪器领学生到室外检测,教师做好指导工作,进而强化专业知识技能[2]。

(二)改革理论课教学内容

首先,强调专业知识的应用。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缺乏钻研精神,教师不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策略,所以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如何利用知识上,构件计算类课程难度较大,学校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改,弱化公式推导,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公式。其次,加强项目化教学。中高职项目学生在开始高职学习生涯后,需要实现课程和专业能力的对接,强化读图图纸能力,比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识读》、《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招投标与合同》等,学校可以提供一份建筑图纸,使得学生随时实地观察实际建筑和图纸,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增加团队性课程

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论是实际测量还是土方工程量计算等相关工程内容,都需要借助团结协作完成工作,所以要在中专阶段开设《工程测量实训》、《钢筋工实训》,在高职阶段开设《BIM建模》、《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拟施工》等实训课程内容,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也在实训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四)打造模块课程体系

在中高职的职业教育模式下,需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而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建工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模块:a通用能力;b职业核心能力;c职业基本能力;d职业拓展能力;e职业综合实践,学校要根据不同的模块设施课程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模块课程体系可以配合公共选修课制度,有利于形成弹性学分制,进而让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更加顺利[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力度的提升,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中,要巩固和强化中高职衔接,进而让培养出的人才满足社会所需。

本论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

课题名称:基于土建施工过程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

课题编号:ZJB1316017

参考文献:

[1]冯勇,郑尧军,蒋璐璐.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4):66-69.

[2]舒莉,颜彩飞.中高职课程体系合理衔接的实践探索——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福建质量管理,2016(1).

[3]陈春梅,余连月.中高职衔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资讯,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