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走进经典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传承文化,走进经典

罗贤梅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教学思考

罗贤梅

〔摘要〕《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聚集了大量文化典籍中的优秀篇章,是培养高中生古文阅读能力、陶冶学生性灵的最佳教材。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孩子不愿把时间“浪费”在“咬文嚼字”地思考和阅读上。文言词句障碍、认知水平差距、道德修养不足、价值观不同等因素,致使研习教材难度加大,学生教材外徘徊。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必须带领学生认识“元典”的重要性;展示“元典”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形态;改变教学观念,适时指点学习“元典”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先秦诸子散文价值教学观念方法

1学习《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意义和价值

教材所选材料采自《论语》、《孟子》、《荀子》等七部经典。先秦诸子是风云动荡春秋战国时代孕育出的伟大思想家,他们思想深邃的散文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是后世文章表达方式和思想内涵实际上的根源。因而,“自上而下”、"追根溯源"的阅读方式———先学习研读先秦诸子散文再学习其它文学作品尤为重要。从根源上把握中国文人的思想、心灵、形象,同时,集中见识中国文学的各种形式,抓住中国文学的共性特征,《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无疑是高效、便捷接近古典文学的核心思想的最佳教材。高中是一个学生精神、心灵健康圆满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多方面的精神食粮,学生孤陋寡闻、见识短浅、精神疲软等心灵疾患时有表露,人文精神的缺失严重;网络时代言论自由,无价值观、无是非观的非主流思想成为了时尚。《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伟大思想家的新路历程,这些美好的心灵都应该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成长指引心的方向。

2教学中的困难

课时过紧,严重阻碍了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探讨。“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停留于教材文本的浅层朗读或翻译,或不得已大包大揽、满堂灌,学生走不进教材,与文本有思想距离和情感隔阂,从而失却选修课开设的初衷。新课标“教学建议”提示我们:既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更“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选修课具有基础性的一面,它不以传授系统完整的学科专门知识和理论为重点,但应该在必修课内容基础上做适当的加深和拓宽。然而,引经据典,以经典解读经典,不过是说者说之,听者听不听还不知道。文化思想、价值观与社会脱节,与学生的认知和生活脱节,学生不感兴趣;通俗化的“心灵鸡汤”式的解读,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过于密切则会把课堂语文课变成洗脑的政治课,留不下一丝“云彩”。

3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学习一篇文章”、“认识一种思想”、“喜欢一个人物”、“分析一些现象”。选修课程时间紧,任务重,这是普遍的认识,想在要短时间内完成全部教学任务是不可能的事,更是没有必要的事,那么,解放观念,重新设定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在整体把握教材结构的前提下,结合个性化的课程设置目标,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地加工整合。该课程每单元为一位思想家的想,选择一篇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和性格的文章教学,学生了解该派学说的思想核心、思想根源、思想概貌;更重要的是认识一个人物,让学生深入了解一位思想家,从而喜欢这个人物,缩小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联系现实谈认识,是思想精髓的运用,把这些思想运用到社会现实中,有益于缩小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思想距离和时代距离。学生愿学,想学,觉得学了有用,那么文本的知识目标也就不再是问题。教师的理念重要,学生地参与更为重要。

3.1小组学习,合作共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课前学生自行扫除字词障碍,课堂上,学生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展示,其它小组进行补充,不足之处教师及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对一些课文下面不准确的注释,引导学生质疑,及时予以纠正,培养其大胆质疑的精神。

3.2参与研讨,提高认知。诸子散文课程内容值得人们付出任何代价来学习。这类学习内容,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读懂“定篇”,学习文本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熏陶感染。因此,定篇的教学就该以全面、准确理解原著精神实质为圭臬,以精研文本为经,以教师讲解、师生讨论为纬,编织综合、立体的教学方式。

“学会认真读书”、“自行理会”是朱熹教学的重要形式。小组合作讨论,或邀请教师参与讨。碰撞中的智慧,合作学的所获,多样的形式展现共同学习研讨的成果,学生成了研习教材的主体,真正走进教材,活用教材。显然,传统的书院读书法能充实以张扬学生个性、发挥学生自主精神为主要特点的选修课课堂,能整整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3.3活动体验,探讨人物。学习文化论著,不仅限于了解文化,还要通过学习,将外在文化精神成为精神养料,内化为学生的心灵。因此,设计一系列鲜活有趣、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营造合适的活动平台引发学生兴趣,通过对话、探究,使师生深入理解并达成共识。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孔子精神,或者谈谈自己心中的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人物研究实践报告;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网上孔子面面观,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走进孔子,从而喜欢孔子。

与其抱怨现代社会价值观、道德标准缺失,不如想辙把与经典渐行渐远的学生带入先秦诸子的精神世界。尽一份教师———文化传承者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中选修教材.先秦诸子散文选读

2全日制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