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班级管理主体及班级创新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1

再谈班级管理主体及班级创新管理

文欣

文欣河北省南和县三思乡中心学校054400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它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而“创新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教育工作的基本主题。班级工作要不断取得进步,班级管理就必须创新。那么如何做到班级创新管理呢?本文试做探析。

关键词:班级管理创新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教育工作的基本主题。班级工作要不断取得进步,班级管理就必须创新,班干部任免制度也要创新。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就是我在班干部任用工作中的指导思想,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总统”竞选制选班干部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班级,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班委会,带动全班同学,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学风。因此,班委会的组成即班干部的任命也就成为班级好坏的关键。对于任命谁为班干部,决定权应授予学生,因为只有学生才会真正了解学生。虽然现在已是机械化、信息化时代,但大多数学生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这个学期的班长是谁,那么下学期他们选的班长肯定也是那位同学。那样一来,几年都会是同一个班长,其他大多数“按兵不动”,这样班级管理的工作任务只落在几个班干部身上,不利于民主管理和能力培养。因此,我就参照美国总统选举制进行了改革,由全班只选出一位班长,也就是选出一位“总统”,然后由“总统”任命他认为能胜任的同学做班干。这样各司其职,形成了一个以“总统”为中心的核心,而这位总统的官员们都很听从他的指挥和调配,班干部团结了,办事就齐心,就能有力地影响并带动全班同学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从而在各方面都能取得好成绩。班主任工作起来就很省心,同时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与发挥。采用“总统”制的弊端是班长会任命与其关系好的同学来担任班干,其他能力强的同学却没有当任。这时,班主任应规定“总统”所任命的班干必须在班主任同意的情况下方可在班上宣布,并让每位班干进行就职演说。不过“总统”这样任命他的“官员”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那些能力不强、与班长关系很好的同学担任了班干,做起事情来就认真,甚至尽心尽职,这样也可以锻炼和培养这些学生的能力。

二、“竞争上岗”制选班干部

由于现代社会提倡“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强调个人能力,为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班干部任命也可以实行“竞选制”,由班里的同学自由进行竞选,竞争每个班干职位。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口才,又能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

采用竞选岗位制有一个弊端就是每学期都会是那些能力最强的人当选。如何能让那些能力较强但比当选班干稍逊一点的同学也当班干?这就可规定某些岗位可由老班干与未当过班干部的同学共同竞争,如正副班长、团支书、纪律委员;有些岗位则只能由从未当过班干的同学进行竞争,如体育委员、劳动委员、文娱委员等。而且岗位不能重复竞争,也就是说上学期当了班长,这学期就不能再竞争班长,但可竞争其它岗位。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与发挥,也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主管理。

三、全民皆官制选班干部

这是针对那些“老大难”或棘手的管理问题而设置的。“全民皆官”也就是全体动员,人人皆官,人人均参与管理,人人均可管别人,同时人人又可能被别人管。就如进入高年级以后,班级卫生工作就比较难开展,因为学生都是老生了,单靠一个组长管,很多学生不服气,组长布置的任务成员不积极配合,有的甚至不干。我采用了罚扣、找学生谈话等多种方法,效果都不佳。后来我就制定了成员轮值一周、人人当组长的管理制度。这样每个人都当组长,都尝过管人与被管的滋味,设身处地地一想到别人管自己的时候,也想着自己管别人,因此,同学们无论谁当组长,个个都听组长的指挥和管理。

四、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主体制度的特征总结

1.主体性。前三种管理模式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为辅,既有以班干为代表的班委会主体性,又有全班的主体性。每位同学都是班级的细胞,是班级发展的源动力。没有学生的主体性,班级就会僵化、封闭、停滞不前。以班干为主体的班委会是班级的主要支柱,没有班委会的主体性,就很难把全班同学的主体性形成合力。这些创新模式就是要充分发挥班干和全体同学的主体性,其实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民主性。在班级管理中,每位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都可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在班级进行某项活动之前,班委会可尽力开放决策程度,全民参与,使同学们真正了解班级活动的意向,并根据全班同学的投票决定,每位同学之间处于平等关系。这样,增强了全体同学决策的一致性,提高了班级组织目标的达成度。

3.开放性。现在的社会是改革开放的社会,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些班干任命的改革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这一潮流所趋。由于现在媒体的增多、快捷,学生接触社会较多,班级也置于整个社会环境系统中,学生们也会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4.创新性。班级制度的创新,就是要打破以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一味地服从学校、老师的做法,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管理的主体、教育的主体、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体,通过创新性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使学生能力得到锻炼,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成为符合现代化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