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蒲丽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蒲丽丽

蒲丽丽

蒲丽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许堡乡中心小学150076

有句名言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能够成名立家,大家都说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由此可见,大量的阅读能提高语文能力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同认识。那么紧靠课本上的那几篇文章是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又怎么能够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呢?

关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新课标”特别强调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所以我在日常教学时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

那么首先要让孩子对阅读感兴趣。我觉得在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问题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向孩子们多推荐一些好书来引起他们的阅读愿望,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

在推荐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来帮助他们选好读物。在指导他们选择课外读物时,应较广泛选择的内容,可以是儿童文学、历史、现代等;也可以是漫画、童话、动物世界等,只要是内容健康,对孩子有教育性,对孩子的德、智、美等方面产生良好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让孩子们博览群书,徜徉书海之中。

二、课内外结合,有机延伸

但是课本内的文章毕竟有限,只能举一,只有通过课外阅读才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只有这样才能反三,让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提高得越来越快。所以我在教授完每篇文章后都会结合相关的资料向学生推荐与这篇文章有关的书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

三、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放任自流,否则一定收不到实效

所以要多开展讲故事、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而有效地检测孩子们的阅读进展状况,加固阅读的成果,让孩子们享受阅读乐趣,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阅读兴趣,以便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以前我们说不识字的人是文盲,而现在除了不识字的人,还有认识字而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也被划为文盲队伍之中。所以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如何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这个问题上谈谈我自己一些浅薄的看法:

1.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孩子书本上的知识,重在传授阅读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有限的语文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到课外阅读当中去。

2.读书方法的指导。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教师要抓住课外阅读这块阵地,让学生了解一些读书的基本方法。首先要安排合理的读书时间,制定好阅读的计划。确保每天的阅读时间,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告诉学生阅读的最佳时间。其次,要掌握读书的一般步骤。读书不能盲目地去读,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读,不能跳读,要边读边思考,不懂的地方要做好标记,并学会做读书笔记。长此以往,持之以恒。

3.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记录的内容很多,如好词佳句,精美语段,精彩的开头和结尾,还可以记录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等。记录的方法主要包括批注笔记和摘录笔记两种。

(1)批注笔记。就是在阅读时使用语文课本上常用的符号作批注。如用波浪线表示重点词句,双直线表示优美词句等。

(2)摘录笔记。如将好的词句、段落、小知识、名言、警句摘抄下来,并注明出处。只要教师指导学生很好掌握这两种方法。除此之外要引导学生写好读后感,要抓住文章要点写出自己的感受看法。

总之,要将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和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结合起来,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