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高中历史课堂,渗透家国情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立足高中历史课堂,渗透家国情怀

韩极

辽宁省朝阳市第四高级中学122000

摘要:“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家国一直都是相互联系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国家信心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和修养。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中提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意义重大。作为高中生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一、参照史料信息,了解民族发展历程

历史是对过去重大事件的记录,它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出民族与社会的发展进程以及发展变化。学生学习历史,不应该仅仅关注于历史的字面含义,还应透过文字感受当时历史事件的情景感官,了解历史发展所带来的变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切实结合史实,帮助学生还原历史真相,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历史事件背后的人物思想以及历史事件的影响,进而加深学生对于历史发展历程的理解,让学生的历史情怀得到激发。

二、引入名人案例,激发家国情怀

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的重要元素,研究历史离不开对历史人物的研究,这些历史人物更是家国情怀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评价历史人物也是高中历史常常出现的考试题。因此,为了让学生对家国情怀的具体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就需要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引入一些名人案例,使得家国情怀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把握。而在实际引入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适宜、恰当,并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让学生应用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去分析,从而对这些人物中所体现的家国情怀思想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三、宣传国家优势,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

民族自信的建立同样需要历史事件的学习与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教学素材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政策,发现国家政策的优势。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己搜集有关国家发展的资料,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国家的发展以及国家正确领导的重要意义,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

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国家发展中的变化来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政策的优势,认识到国家的飞速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比如,教师可以将1975年的中国作为故事的开始,以图片、视频、音像的形式展示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这些变化进行总结,比如学生可能会提出:“在过去,我国的房屋多为土坯房,生活设备昂贵且稀缺,街道也十分狭窄。但如今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有了飞速的提高,街道变得宽敞整洁,高楼大厦平地而起,生活设施五花八门。”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让学生意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意识。

四、活用媒体资源,培养家国情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媒体资源越来越丰富,媒体技术手段也是越来越成熟。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什么是家国情怀,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使生硬的文字形象化,使死板的图片生动化,让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实现有效的刺激,实现感觉联动。这样,学生在特定的情景和氛围中,也就能更深刻地领悟家国情怀的具体内容,才能激情满满,拥有家国情怀。

例如,我在讲“抗日战争”这一内容时,就给学生播放了抗日战争的影像资料以及相关的视频内容,让学生通过视频看到什么是九?一八事变,什么是一?二八事变,什么是华北事变,什么是卢沟桥事变,以此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日军的残暴,感受到全民族的顽强斗志,增加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激起学生热爱祖国、顽强抵抗的家国情怀。在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斗志,达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目标。

总之,家庭是社会组成的最小单位,无数家庭组成了我们伟大的国家。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更要加强对高中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培养其热爱祖国、敢于奉献、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所以,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吕玉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探析[J].学周刊,2018,(17)。

[2]李波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途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

[3]李秦苏高中历史教学中世界意识与家国情怀的交织[J].西部素质教育,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