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分析

付丽艳

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省四平市136000

【摘要】目的: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方式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于患者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2个月、4个月、6个月观察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后患牙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明显优于治疗前,牙周基础治疗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明显,数据显示统计学而差异(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于治疗侵袭性牙周炎具有长期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分析

侵袭性牙周炎是牙周炎的一种,患者的牙周结缔组织以及牙槽骨会被破坏或逐步丧失,严重危害患者口腔健康,侵袭性牙周炎按照病变范围可以分为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与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对侵袭性牙周炎治疗需要尽早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消炎抗感染治疗,牙周基础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法,牙周炎的病变诊断与治疗在口腔疾病治疗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牙周基础治疗作为牙周系统治疗的第一阶段十分关键,研究表明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消除患者致病因素并及时控制患者牙龈部位的炎症反应[1]。为了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具体内容及效果,本文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对其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62例,女性30例,男性32例,年龄16—29岁,平均年龄(23.2±2.4)岁,其中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33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29例。研究组所有患者身体健康、没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进行治疗前3个月内没有进行牙周治疗或其他抗生素治疗,患者口内留牙数量不少于20颗,符合研究标准。

1.2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具体内容如下。①初诊,拍摄患者口腔内全口根尖片,用探针观察记录患者牙周参数,包括患者全口天然牙探诊深度以及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和牙齿松动状况。通过记录牙周参数评价患者牙周状况,准备下一步治疗[2]。②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增加患者对口腔卫生的了解,防止牙周炎复发。给予患者全口龈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治疗[3]。③提醒患者在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复诊,复诊期时用探针观察记录患者牙周参数变化。

1.3观察指标于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分别对患者口腔内患牙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情况、出血指数以及牙齿松动情况进行统计,并作出比较。治疗6个月后拍摄全口根尖片,进行观察记录[4]。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来计算、处理,计数资料以χ?进行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x±s表示,当P<0.05时,所得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1治疗前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探诊深度(3.72±1.47)mm、临床附着丧失(4.51±1.34)mm、出血指数(2.65±1.40),局限型侵蚀性牙周炎探诊深度(3.62±1.84)mm、临床附着丧失(4.45±1.24)mm、出血指数(2.28±1.37)。

2.1.2一个月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探诊深度(2.97±1.33)mm、临床附着丧失(3.51±1.21)mm、出血指数(1.67±0.54),局限型侵蚀性牙周炎探诊深度(2.59±1.26)mm、临床附着丧失(3.12±1.24)mm、出血指数(1.52±0.36)。

2.1.3四个月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探诊深度(2.12±1.04)mm、临床附着丧失(2.92±1.17)mm、出血指数(1.02±0.42),局限型侵蚀性牙周炎探诊深度(1.99±1.03)mm、临床附着丧失(1.87±1.06)mm、出血指数(1.12±0.24)。

2.1.4六个月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探诊深度(1.54±0.93)mm、临床附着丧失(2.12±1.07)mm、出血指数(0.82±0.40),局限型侵蚀性牙周炎探诊深度(1.18±0.84)mm、临床附着丧失(1.29±1.24)mm、出血指数(0.85±0.23)。

2.1.5结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后患牙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明显优于治疗前,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

2.2牙齿松动度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牙齿松动度小于1°牙数1221,治疗后为682,大于1°牙数99,治疗后为11;局限型侵蚀性牙周炎研牙齿松动度小于1°牙数1153,治疗后为672,大于1°牙数189,治疗后为1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牙齿松动度明显优于治疗前,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口腔健康对人们日常生活十分重要,而现代人生活中由于饮食种类的丰富以及病菌感染等原因使口腔健康容易受到各种威胁。侵袭性牙周炎就是口腔疾病中的一种,侵袭性牙周炎与慢性牙周炎不同,病情发展较快,会快速对患者牙周组织进行破坏影响患者的口腔安全,患者牙龈表面炎症比较轻微,但牙周组织破坏较为严重,对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需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很多患者由于不重视发现不及时,就诊时已为晚期为治疗带来治疗困难[5]。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状况,对牙周病而言基本治疗方式应当围绕着牙基础开始,通过去除患者龈下菌斑、病变牙骨质等物质恢复患者压根表面的整洁和光滑,并且阻碍了细菌再次附着与牙根表面。侵袭性牙周炎按照患牙分布可以分为局限性和广泛型两种,而患者患牙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和牙齿松动度是反应患者牙周病变状况的重要指标。治疗侵蚀性牙周炎需要紧密的围绕着患者牙周炎种类以及牙周参数变化评判效果[6]。在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也需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证口腔清洁卫生,防止病情反复,促进病情好转。

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后患牙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明显优于治疗前,牙周基础治疗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明显,数据显示统计学而差异(P<0.05)。综上,牙周基础治疗对于治疗侵袭性牙周炎具有长期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祝秀娟.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02):200-202.

[2]田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分析探索[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2(06):1060-1061.

[3]张晓.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7(14):61.

[4]郭敏,张俊道,刘铭利,刘林.不同类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分析与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1):2083-2086.

[5]张利辉,陈小思,吴满花.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分析与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08):1139-1141+1145.

[6]刘博,赵溪达,张建全,赵雪,潘亚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06):61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