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精细化课堂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初中数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精细化课堂教学研究

王艳霞

王艳霞

(吉林省和龙市第七中学,吉林和龙133500)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基本形式,探究学习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这要求教学朝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向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和习惯必然会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去,以解决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精细化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引导的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环节”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0-0000-01

一、构建适于初中数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精细化课堂教学策略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使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发展。我与同事历经30余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了如下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精细化课堂教学策略基本模块结构:

1.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精细化课堂教学环节:预习交流(问题化)---释疑导讲(探究化)---尝试训练(应用化)---梳理小结(整合化)---达标检测(高效化)---变式拓展(动态化)

2.教师引导的教学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材料和方向)---指导探索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或方法来激发创新思维给思考时间)---组织交流讨论(集思广益给任务给机会)---提供变式应用(给原则给途径)---参与反思总结提练(借鉴策略、措施)

3.学生的学习环节:进入问题情境(激起探究动机)---自主探究研究(猜想、验证、证明)---提练交流发表(归纳、总结、提练)---变式应用巩固(发散收敛活用)---反思总结提高(监测、回顾、引伸)

二、具体策略

(一)数学教学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养成质疑习惯;要诱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的观念。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为主,努力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教学氛围。教师切勿急躁,一言堂。

1.在活动探究时,教师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气氛,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质疑,勤于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依靠学生,解放学生,锻炼学生”让学生自己根据具体情境提出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何拓展”等。进行假设,大胆尝试,探讨问题解决的方案,学生可以超越课本,超越教材,超越老师,超越自我,在自由的空间中大胆创新,让学生言无不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问题,具有知识性、新颖性,巧妙设置学习障碍,构建数学学习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2.学生在尝试进行探究学习的思考过程时,如果有难以把握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向,或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或难以判断知识运用是否正确、方法选择是否有效、问题的解决是否准确等,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煽风点火”,激发全班学生积极参与研讨、“兵教兵”的热情,尽可能让“先会”的学生去与“后会”的学生交流。注意学习品质的养成,学会倾听。“交流解惑”可以是一次、两次或三次,教师在“关键时刻”做一些点评、矫正、梳理和弥补工作,在教师主导下实现“问题解决”,通过广泛的“交”来实现“教”。

3.“引导达标”时,在学生基本了解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和方法后,教师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尝试性练习题,并将学生所做的练习题进行展览或交流,然后再用类似于尝试练习的题目对全班学生进行达标检测,并要求学生作自我评价。

4.如何挖掘例题推广拓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要对例题变式拓展,首先对原题有清晰、完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思考题”对原题的条件、结论和题型作进一步的拓展思考,让学生“挑战自我”等形式提供一至二道有提升价值的问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知识、方法的拓广延伸。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建立个性化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二)具体教学过程中增强设计的有效性,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个性发展。

参照各层次学生的不同水平与教学目标,相应地调整教材内容,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各自水平的要求,需考虑到内容的坡度及难度。教师在组织每次教学时,要考虑如何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与一般的维持纪律式的组织教学不同。否则,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目标都难以实现。方法可以采用:

1.“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新内容以前就可通过“问”,即了解学生的习得和内心的感受,引导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部分。强调难点和重点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主题。

2.分层设计作业,既针对了学生的实际,又体现了明显的自主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知识,人人获得不同的发展。

(三)课堂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为了教学内容有效达成,根据课程不同的特点,可以调整模块顺序,也可以是独立进行的,也可以是交错穿插落实的,如“交流解惑”可以分成两次或三次完成。但采取“先学后交”的科学探究来学习的活动方式,并尝试通过科学探究去解决简单的问题,逐步培养和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师生共同实现“引导达标”,体验过程,感受成功的快乐。

三、建立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精细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探究式学习生成性评价体系

评价基本要求是要具备差别性和鼓励性,实现分层激励,体会成功,注重考察体现素质教育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课堂,进行精细化课堂管理。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望”(师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情感、态度)、“闻”(师生、生生在活动中交流发言和由此反映的思维激活状态)、“问”(课前课后与教师访谈,了解其执教意图、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与学生访谈,了解学生的习得和内心的感受)、“切”(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探究发现老师的教学经验、特色和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开出“诊治良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供教师反省内化。精细化课堂管理能更周密、更精细、更互动、更准确的个别化服务。在培养学生创新、求真、求实的数学思维方法的精细化研究同时,还要注重研究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