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2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刘亚男王娅(通讯作者)王青霞陈叶媚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干部医疗科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给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湘雅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的45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各指标和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肺功能改善,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崇。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呼吸道疾病,主要的特征是存在持续性的气流受限。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人口老龄程度加快,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肺功能出现明显的下降。现阶段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气道的炎症反应,有效降低COPD急性发作的频率,有效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湘雅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旨在探讨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现具体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湘雅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男22例,女23例,患者年龄在55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65.23±2.35)岁;病程在5年至13年,平均病程(8.52±0.56)年。研究组的45例患者中男23例,女22例,患者年龄在52岁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65.56±2.35)岁;病程在5年至15年,平均病程(8.62±0.5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相仿,具有比较意义。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3]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经临床检查,结合肺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心脏、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肿瘤患者;伴有精神疾病患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支气管哮喘、胸膜疾病患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治疗,有效预防心律失常,对机体的酸碱平衡失调进行纠正,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遵循医嘱指导患者应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进行维持性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给患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指导患者按时、足量服药,不能随意停药。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肺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机功能训练,采取缩唇呼吸和膈肌呼吸,胸、腹式呼吸,每次呼吸锻炼时间约为5min,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其进行慢跑、散步等运动,每次运动半小时,每周运动3~5次。②指导患者进行全身性的呼吸体操锻炼,由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教学,指导患者进行全身性的呼吸体操锻炼,每次半小时,每天2次;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深呼吸,而后屏气,最后进行咳嗽,将痰液有效咳出。③健康教育:给患者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形成原因,以及生活中的预防知识,督促患者戒烟禁酒;给患者讲解康复期间功能锻炼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并给患者讲解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的康复训练的依从性。④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多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其内心的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给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给患者分享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⑤饮食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饮食不宜过饱,少食多餐,进食时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⑥在患者出院时,给患者讲解家庭氧疗时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患者氧疗依从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在气温急剧变化和换季时,注意保暖,坚持每天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1.4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1s内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s内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占预值(%)。

疗效判断[4]:经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正常,各项体征恢复,血气指标恢复正常值,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体征好转,血气指标改善,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

1.5统计分析

对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用(±s)来表明计量资料的数据,用χ2检验表明计数资料,检测P值,如果经检测P<0.05则提示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FEV1占预值、FEV1/FVC比较接近,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类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反复咳嗽、咳痰、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该类疾病病因复杂,病情易反复发作,临床根治率较低,长时间的治疗,患者逐渐失去治疗信心,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影响[5]。

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在生活中避免引发疾病的不利因素。多数患者由于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较快,易引发呼吸肌疲劳,导致患者排痰无力,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排痰,有助于病情的缓解,通过多喝水,或经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有助于痰液的顺利排出,改善排痰困难的症状。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增加支气管内压,防止支气管过早闭塞,有效改善肺部功能[6]。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治疗依从性。经饮食干预,保证患者的营养供应,提高机体免疫力,为肺功能改善提高营养保障。通过运动锻炼,增强机体有氧代谢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肺功能改善,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大力推崇。

参考文献:

[1]刘青枝.综合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4):501-502.

[2]王绣芳,李琴,易利霞,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36(13):2057-2058.

[3]陈燕.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25-28.

[4]刘雪梅.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6):89-90.

[5]张毅宇.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不良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12-213.

[6]肖锋.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肺功能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