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探究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李艳玲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省昆明市650304)

摘要:审美教育的核心是提升学生审美格调,塑造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在学术界,并没有重视大学语文与审美教学二者之间的联系,大学语文教师在不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时,还需要不断加强审美教育,实现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随着我国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行业已经不再像传统教育工作一样,将知识限制在书本之中。当代的教育更加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温补提升。审美教育是一种关乎情感的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人们的素质水平。大学语文是一项普遍针对大学生的课程,汇聚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作品,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添了较多的素材。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

审美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使用不用的审美意识形态和艺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方面的培养,并将目光放置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全面结合上,旨在于实现大学生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可以鉴赏、感受并创新周遭的事物,激发大学生不断追求美好的热情,舍弃丑恶而扭曲的价值观。另外,审美教育也是一种具体可触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形象性,也是当下陶冶大学生思想情操的一种教育手段,对比传统的教育课程更显自由化的优势。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实现大学生获取审美情趣,逐渐成为具备知识底蕴和审美韵味的综合性现代人才,有利于大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思想情操。

二、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运用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具有艺术感的作品来不断培养受教者的审美观点,是当下新课标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下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稳步提升,精神生活方面却出现了较多危机,世俗化的氛围逐渐覆盖到大学校园中,导致校园内部学生出现价值取向扭曲、信用缺失以及精神生活空洞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高等教育阶段更将审美教育作为他们教育的重心,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促使大学生可以不断学习,并逐渐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实现人格的进一步健全。

另外,审美教育还可以帮助大学生不断充实其精神世界。当下,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已经逐渐偏离初衷,演化成为了音乐或美术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审美教育的狭隘性,与国家现行的新课标素质教育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将审美教育开展到大学语文的教育中,可以帮助大学生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同时,由于知识的讲解与审美的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大学语文教育中可以通过加入审美教育,促使大学生培养发现、欣赏和感受美的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追求美的动力,提升其鉴赏审美的技能,不断深化审美方面的知识储备及艺术方面的认知水准。大学语文是传扬经典文化的重要载体,不断构件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审美教育的深入,促进大学生不断丰富其精神世界。

三、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方法

3.1探究可广泛实践的教育方式

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秉承对传统文化作品的热爱,保持对学生的负责,使用饱满情感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进入审美的环境,感受语言文字之间碰撞的形象美,领略语言中的音律,品味诗句中的意境美,逐渐学会获取社会中不同的美。在将审美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大学语文的教学来进一步渗透审美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已经广泛的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认可。站在大学语文课程的角度上,探究了审美教育实践的方式。比如创造第二课堂等多重方式,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审美实践,这种研究对于审美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艺术,这需要将教室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融为一体,教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质量效果不断提升。

3.2提高师资水平

大学教育水平的高低与教室的师资水平紧密相关。当下较多的大学对于学术研究的教师,只有在其学术界有过较高水准的论文之后,才可以成为大学的教职工。大学教室座位教育工作的主导者,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体现出教学美。教师不进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还需要在教学观念、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念等各个方面跟上时代的脚步,善于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从教材内容中感受美、提炼美,并通过调动自身的审美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教材中的美,将自己的认知才能以及品味都深入教学活动中。同时,大学生处在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外界的具有较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大学语文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态度,对学生关照有加以及大方简洁的服饰打扮,都会对大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作文审美情趣和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促使大学生不断树立争取的审美观,帮助他们感受、鉴赏并创造周围的美。

3.3开辟审美教育的第二课堂

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需要开辟审美教育的第二课堂,帮助大学生不断获得审美方面的经验。在大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实践也是重要的部分。尽管大学语文将文学作品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只对作品进行评价和鉴赏,但这也是生活中艺术感的呈现。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实践也是当下教育的重点部分。生活就是美,美就是生活,只有在生活中不断探寻,才可以获得隐藏在文字诗句之中的艺术美。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需要使用开放自由的教学方式,开辟第二课堂,注重将大学语文的教学与其它艺术领域结合起来,比如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等,以求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及审美素养。

总结:

综上可知,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不断陶冶情操,发展自身的人格,不断提升其综合能力。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逐渐提升至审美教育的水平,可以进一步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与魅力。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我们不断寻找审美教育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杨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策略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8):137-138+141.

[2]张昳丽,周玲.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审美化探究——以大学语文教学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02):9-12.

[3]管贤强.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大学语文”课程创新设计[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1(01):114-117.

[4]宋悦,李执.分类教学法在高校中的应用探究——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4):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