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腰椎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心理护理干预对腰椎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效果

郭琴杨小莉江美

郭琴杨小莉江美

解放军37医院625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腰椎手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科腰椎手术患者64例,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情况。结果未实施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手术后情绪变化显著,心理反应强烈,情绪表现为抑郁、焦虑、恐惧;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手术后,情绪主要表现为平静,甚至愉快。经过手术治疗,专科护理和康复指导,结合心理护理干预支持,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和针对性专科护理,有助于缓解症状并减少焦虑、恐惧心理等,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腰椎手术

伴随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日益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许多躯体疾患的发生、发展、预后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密切关系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1]。心理护理指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积极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在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腰椎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治疗本病易出现并发症,影响工作和生活,腰椎手术治疗风险大且术后并发症多,完善的治疗,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及康复指导,能最大程度恢复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本文通过对腰椎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探讨如何做好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行腰椎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2010年3月后入院患者为干预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18~70岁,平均45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11例,腰椎滑脱9例,腰椎骨折8例,腰椎结核4例。2010年3月前入院患者为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0~74岁,平均47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14例,腰椎滑脱6例,腰椎骨折10例,腰椎结核2例。

1.2手术治疗患者在全麻手术,腰椎结核均行前路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64名患者均痊愈出院。

1.3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心理护理,即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对患者进行较笼统的心理护理,使之消除消极的心理,积极地配合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对焦虑、抑郁患者①全面细致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及躯体情况,及时给予心理干预。②帮助患者正确了解疾病,认识疾病的性质,消除疑虑。主动热情与患者接触,用大众化的语言进行鼓励,告知其手术很顺利,引导患者树立健康平常的心态。术后护士经常到病房看望患者,耐心听取他们的倾诉并解答家属提出的问题。转移伤口疼痛患者的注意力,采取舒适体位。患者若出现哭泣、纠缠等发泄情绪的行为,要耐心抚慰。③多关心、同情和体贴患者,对部分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时,教会其用松弛疗法分散注意力,如鼓励他们多听音乐、广播,以及和家人、朋友、病友多交流。

1.3.2对睡眠障碍患者①评估睡眠障碍情况,努力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其信任,在适当时机给予认知指导,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因素。②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按时睡觉,睡前不要急于快速入睡,有利于使躯体和精神得到放松,轻松入睡,早晨醒来不恋床。③由患者最信赖的人陪护,稳定其情绪。做好患者的保健指导,多交流,认真倾听患者诉说心中的苦闷,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同情,有利于帮助其宣泄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④对于严重睡眠障碍者,必要时遵医嘱服用促进睡眠的药物。

1.4评定标准[2]所有患者在干预前后进行相关测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按照中国常模结果评定焦虑,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的评定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轻度抑郁为53~62分,中度抑郁为63~72分,重度抑郁大于72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抑郁状况越严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范围为0~21分,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生活满意度评定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分值0~20分,分数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

表1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及生活满意状况比较(±s)

注:1为两组干预前后各指标比较,2为对照组干预前后各指标比较,3为干预组干预前后各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睡眠障碍评分差别较大,不具有可比性,未做进一步处理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评分均有明显下降,生活满意度提高,尤以干预组各指标改善效果明显(除外焦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及生活满意状况评分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及生活满意状况评分差别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上,干预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

3讨论

腰椎骨折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治疗,由于活动减少,易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3],完善的基础护理即观察生命体征,晨晚间护理,会阴护理,褥疮护理等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有助于患者缓解症状,减少焦虑恐惧心理等,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抑郁、焦虑和恐惧是腰椎手术患者的常见心理状态,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使患者丧失坚强的生活信念和治疗疾病的信心。进行心理干预,最重要的是要有与病人密切的人际关系才能取得成功,感情上的融洽、高度的信任感是干预成功的关键,一个人对己、对人、对事的看法、观念或想法,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心情及行为。护理人员通过心理疏导暗示,鼓励配合家属的呵护,能够充分调动患者对今后生活的美好憧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不但要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更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通过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鼓励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尽快从躯体和心理上适应现状,增强自我生存价值[4],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完善的治疗,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及康复指导,能清除部分患者的担心,增强保健意识及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热情,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徐俊冕编著.医学心理学.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61~71

[2]许水莲.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老年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113-114.

[3]石志红.腰椎骨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1,19(6):161.

[4]钱一平.对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1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