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与笔译能力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浅析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与笔译能力的方法

王洁琼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王洁琼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口语和笔译能力已迫在眉睫,因为这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关键。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良好合作,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并加强书面翻译训练,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部分;英语口语;笔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326-3587(2014)10-0026-01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我们和国际间的交往将更为频繁。实践证明,外语作为交流的必备工具和信息的载体,势必越发显得重要。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知识社会。我们的学生也将面临着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而不是一份标准化试卷。现在的学生是新世纪的接班人,他们自身的素质如何,外语应用能力如何,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和繁荣。大学生是否具备娴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及扎实的笔译能力,是其在就业市场中能否有竞争力的关键。我们不仅要从理论及切身利益上教育学生,澄清认识,转变学习方式,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还要不断探讨,适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以期获得良好的效果。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及书面翻译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应加强英语口语的使用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是交际工具,虽然这不是对语言的全面描述,但它揭示了语言的本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应从平常点滴做起。除了用英语组织教学外,教师还要坚持课间用英语同学生进行交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努力将学生带入一个积极、活跃的英语交际环境中。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告诉初学者,每人应有一张“厚脸皮(thickface)”,不怕讲错。事实证明,那些敢于开口、大胆勤讲的学生,口语水平提高很快。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心理障碍。对学生交谈中的语言错误不要见谬就批,不可表现出急躁,否则学生会吓得不敢开口。只要教师以鼓励为主,循循诱导,学生就能解除顾虑,大胆开口说英语。另外,一些常见的英语谚语,因其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而使英语学习者对此津津乐道。给学生补充一些词类谚语,不仅使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还能激励他们奋发学习。如“Nopains,nogains.”(无辛劳,无收获)“Practicemakesperfect.”(熟能生巧)“Wellbeganishalfdone.”(良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口语组织学生进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每次一个专题,组织引导学生投入到交际英语应用的环境中去。良好的氛围一旦形成,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必将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二、加强口语训练,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点

很多学生入学后对说英语的要求感到新奇,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教师应当紧紧抓住这股热情,更大程度地激发他们讲英语的兴趣,使他们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变为习惯和自觉行动。同时要不断给学生说创造些口语表达的机会。比如,刚入校的学生,渴望相互间的了解,我们可以给他们出一个“saysomethingaboutyourself,introduceyourfamily”等的话题。学生根据这些话题,既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又锻炼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学生们大都颇为投入,争相发言,气氛异常热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变换较深的话题,比如:“HowIstudyEnglish”,“Thethingthatimpressesyoudeeply”,“Myhometown”等;也可以让学生复述学过的课文,或就课文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用英语作答;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某一话题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最后通过发言讨论,达成共识。在训练过程中,话题要常说常新,形式要活泼新颖,融趣味性于训练中,切忌呆板。总之,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唱主角戏,极大限度地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教师的任务是组织诱导、启发和督促。只有这样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才能真正保证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

在训练口语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鼓励学生开展口语活动,以各种方式达到学生口语练习的最大时间量。对学生的错误,要视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在进行机械或半机械练习时,学生犯的基本结构错误,教师应引起重视,避免其泛滥。但是在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时,不宜过多纠正,在学生说话期间,尤其不宜打断,因为此时交流是首要的,不断纠正错误,主要依靠学生本人。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使他们在具备了这种敏感性和识别能力后,学会不断地自我纠正,错误也就会逐渐消失。

三、力求英译汉与汉译英等量齐观,努力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交流思想文化、学术技艺等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大学英语的侧重点。毋庸置疑,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是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一环。

翻译具有双向性。就英语而言,它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英译汉的关键,主要在于对英语的理解,而汉译英的关键,主要在于如何用英语进行地道的表达。理解与表达密不可分,良好的英译汉能力是汉译英的基础,良好的汉译英能力也使英译汉驾轻就熟。教学中教师应力求英译汉和汉译英等量齐观,做到双管齐下,互相穿插,互相比较,同步提高,杜绝学生中重汉译英、轻英译汉或反之的错误。

翻译具有较高的难度。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重视两种语言在字、词、句上的差异,及其在内涵和用法上的比较。从词上看,两种语言大体一致,但英语中多了articlesandguidingwords(冠词和引导词),汉语中多了measurewords(量词);两种语言的词都是一词兼类或一词多意;两种语言的词都吸引了外来词,并都会不断地出现新词;两种语言中,英语有词形的变化,汉语则没有;两种语言中词义有宽窄不同,如sister(姐妹),marry(婚嫁),;从小结构上看,英语有简单句、并列句、主从句,而汉语中只有单句和复句。英语中的复合句和长句较多,汉语则惯用短句,长句较少。在引导学生翻译时,不能让他们望文生义,如“It’srainingdogsandcats.”是指倾盆大雨,而不是天上下了猫和狗;“Anewbroomsweepsclean.(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是说新扫帚扫地很干净。再如:oliverbranch象征和平,而汉语的“橄榄枝”原本与和平无关;aredletter’sday的本意是“发薪日”。

除常规教学外,可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文章、世界名著,并精读背诵一些英语名篇,积累英语词汇和多种表达方式,以便根据不同情况,从中选择更准确的译法。还可以要求学生收听英语广播节目,注意讲英语的人对某一词句、某一问题在某一场合如何表达。以上谈到的有关提高翻译能力方面的问题均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得到解决。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教材及练习中每个单词和段落,这样有助于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翻译作风。

综上所述,只有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及翻译能力培养,才能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博采众长,结合实际,才能探索出丰富多彩的富于个性的外语教学法来,我们的教育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