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陈燕芝

(广西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儿保科广西桂林541001)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对的治疗依从性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儿保门诊诊治的84例特发性性早熟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及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采用资料统计了解患儿注射治疗的持续时间,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4-16岁)评价儿童的外显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社交退缩、抑郁/焦虑、攻击、违纪、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性问题、注意问题、体诉等表现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194-02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是指女孩8岁、男孩9岁以前出现的性早熟现象,表现为女孩乳房发育并伴生长激素增加;男孩睾丸发育增大,并具有生殖能力的一种内分泌疾病[1]。随着生活水平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儿童性早熟发病率逐年上升,本病可导致儿童最终身材矮小,影响参与正常的社会活动,且性早熟对儿童心理影响远甚于生理影响,因此我们在临床中对该类患儿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纳入我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诊治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共84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性早熟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2],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儿2例,女性患儿40例,平均8.36±1.96岁,对照组男性患儿2例,女性患儿40例,平均8.63±1.54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纳入研究患儿均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由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可带来生理、体型等变化,与患儿身边的小伙伴有所不同,从而让其产生一定的恐惧、抑郁、自卑心理,对家庭及同伴产生排斥、攻击性。针对以上情况,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患儿耐心的沟通,告诉患儿以上情况只是发育提前,并不需要慌张,应当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体变化,克服自卑、恐惧的心理。对已有月经的女孩应当教导其注意经期的生理卫生,保护生殖器及乳房等部位。患儿打针治疗时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告诉他们打针可以引起疼痛,不要害怕,但可忍受,同时打针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②还需要与患儿家长之间进行健康教育,增强患儿家长对本病的认识,减少焦虑及恐惧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当向患儿家长介绍该病的主要病因及治疗等相关知识,儿童正处于生理与心理生长发育时期,鼓励患儿家长,儿童正处于生理与心理生长发育时期,帮助消除心理负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配合好治疗,告诫家长不要给患儿心理精神压力,应当主动与患儿头沟通,疏导患儿的自卑、抑郁情绪。儿童正处于生理与心理生长发育时期,家长还需要关注女孩的经期卫生,让其正确面对。通过与患儿家属沟通,让患儿家长也给予患儿关注和开导。③利用治疗时机一对一开展性教育,提高性早熟儿童对性的认识,儿童正处于生理与心理生长发育时期,儿童正处于生理与心理生长发育时期,避免心理上的早熟,护理人员及家长应当多关心患儿,及时发现患儿的心理反应及时处理。

1.3观察指标[3]

观察期内,根据资料统计患者持续治疗时间对两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价分析。具体内容包括:治疗时间<1年病例数、治疗时间1~2年病例数、治疗时间>2年病例数。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4~16岁)评价儿童的外显行为,治疗前后由患儿家长完成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因子包括社交退缩、抑郁/焦虑、攻击、违纪、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性问题、注意问题、体诉9个因子,每个因子相关条目分为“无”记0分,“轻度或有时”记1分,“明显或经常”记2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用药依从性结果统计

从表1的统计结果不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情况较好,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坚持打针治疗,两组之间依从性具有显著差异(χ2=9.018,P=0.019)。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表1药物依从性情况统计表[n(%)]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的进步,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成为儿童内分泌疾病的常见病症之一,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主要采取控制患儿的第二性征发展,防止其提前出现初潮,改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4]。临床上促性腺激素释放GnRHa药物应用于中枢性性早熟儿童的治疗以来,有效改善了患儿的性早熟状况。但是由于患儿性早熟的提前,部分患儿出现心理上的变化,由原来开朗、活泼、思想单纯、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的特征被打乱,生理上的第二性征的急剧改变,对患儿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出现自卑、抑郁、孤僻等心理变化及负面情绪[5]。另外由于患儿性成熟的提前到来,部分患儿的好奇及相关情绪及欲望受到压制,久而久之容易出现压抑的情绪,患儿由于出现于周围活瓣不同的身体变化而感到不安与害羞,导致社交退缩,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6]。

随着近年来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对患儿健康教育及心理关注应当加强[7]。我科通过对中枢性性早熟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的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社交退缩、抑郁/焦虑、攻击、违纪、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性问题、注意问题、体诉等表现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外显行为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且由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了,说明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在特发性儿童性早熟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先令,窦京涛.性发育异常研究领域新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2):93-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性早熟诊疗指南[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4):390-392.

[3]王曙红.临床护理评价量表及应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28-229.

[4]朱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儿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06,26(8):49-50.

[5]蔡正维,谢宗兰,刘孝桥.GnRHa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新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5):1254-1255.

[6]孔庆芳,刘文斌,周兰姝.健康教育在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484-486.

[7]朱铭强,傅君芬,梁黎,等.中国儿童青少年性发育现状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2(4):39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