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数学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1

模糊数学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

张雪琳

(云南财经大学650221)

摘要:模糊数学指的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和处理一些客观存在的模糊性的现象和事物。它可以对经济发展效益进行质及量作综合评价。经济的发展与管理在不同的时候都会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相关干扰,因此通过模糊数学的应用来分析其发展水平与管理效益,是一种非常好的反映和监管手段。本文运用了模糊数学方法中的模糊聚类分析法对于某地区的经济情况和综合实力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关键词:模糊数学;模糊聚类分析;模糊等价矩阵;区域经济.

Abstract

Fuzzymathematicsreferstotheuseofmathematicalmethodstostudyanddealwithsomeoftheobjectiveexistenceofthephenomenonoffuzzinessandthings.Itcanmakea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thequalityandquantityofeconomicdevelopmentbenefits.Thedevelopmentofeconomyandmanagementindifferenttimesareaffectedbymanydifferentfactorsrelatedtointerference.Therefore,theapplicationoffuzzymathematicstoanalyzethedevelopmentlevelandmanagementefficiency,andthisisaverygoodreflectionandsupervisionmeans.Inthispaper,thefuzzyclusteranalysismethodoffuzzymathematicsisusedtoanalyzetheeconomicsituationandcomprehensivestrengthofaregion.

Keywords:Fuzzymathematics;Fuzzyclusteringanalysis;Fuzzyequivalencematrix;Theregionaleconomy.

一、引言

众所周知,经典数学,绝大都是界限非常分明的清晰事物。这种理论用于处理精确事物时是很适用的,但是用来处理比较模糊性的事物时,就会产生逻辑悖论。而在客观实际中,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学,医学等众多领域中,往往存在着许多模糊性的事物和现象,再用经典数学中明确的定义就会显得非常不合适,这时就需要一种适于描述模糊事物和现象的逻辑模式。在这种形势下,模糊数学就应运而生了。

模糊数学的应用很多,其中有一个就是模糊聚类分析。模糊聚类分析是一种定量的方法,用它可以研究对象的远近关系和相似性,此类分析方法具有比较强的辨别能力,使划分更加客观,因而它更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二、模糊聚类分析在地区区域经济中的应用

表117个地区的7项指标

第二步数据标准化

由于7个指标的量纲和数量级都不同,如果直接采用原始的数据进行计算的话就可能突出某些数量级特别大的特征指标对分类的作用,而降低甚至排斥某些数量级较小的特性的作用,导致一个指标只要改变一下单位,也会改变分类结果。这样会对最终结果产生极其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中我们用平移·标准差变化法来将数据标准化。

图1动态聚类图

模糊数学应用到区域经济中可以分析地区经济状况,发现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方便相关单位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政策,对于促进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金平,杨勇辉.模糊聚类分析在液压油性能评价中的运用.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3(02):1-7.

[2]王丹丹.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商业经济究.2017(4):212-214.

[3]王云峰,杨东.模糊聚类分析法在山东区域经济中的应用.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4):156-157.

[4]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社,2000.

[5]许永安,徐恒玉.用Excel实现模糊聚类分析.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5,33(4):740-742.

[6]胡骏,别业旭.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湖北各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9(2):14-15.

[7]赵玉,张玉,祁春节.基于模糊评判模型的湖北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经济特区,SpecialZoneEconomy.2007:180-181.

[8]张毅.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统计分析.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农学卷.2007,4(2):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