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群体干预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群体干预之我见

◆王秋香

◆王秋香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实验中学442300

摘要:目前中学生中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学校是学生重要的生活环境,怎样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群体干预,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群体干预

目前中学生中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焦虑与抑郁等。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到底怎样才能有效的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这些途径进行群体干预。

一、重大活动、重大集会进行整体教育

比如国旗下讲话、书香校园的创建、读书活动月、学习雷锋活动月、植树节活动、运动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励志、感恩、理想、安全教育,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有效的将学生的不良情绪转移,通过这样一些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也使学生的不良情绪消失殆尽。

二、优化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无论是物理的还是人文的,对学生的心态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优化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建立了文化长廊。在校园内增设一些写有寓意深刻且能引起学生心灵震撼的标语牌,如:“好学生=文明+价值+爱心+力量”,“重塑自我打造成功”,“培养健康、积极的兴趣远比一味追求考试第一更重要”,定期出好介绍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专栏;给学生提供心理交流的平台。生活和学习在整洁、卫生、绿化、美化的校园,能使学生心情舒畅、愉快。教室里张贴的科学家画像,能激发学生向上、奋发进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能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园广播、壁报,能使学生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所以,为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三、利用班队、班会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中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内在体验。特别是用在活动中获得的体验来纠正自己的不良的心理行为,净化自己的心灵,培养自己的健康心理。利用班会进行励志故事会、励志电影、感恩视频、青春期教育,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减轻压力,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四、学校开办兴趣特长课、特长班

比如开办书法班、美术班、舞蹈班、篮球班、象棋班、奥数班等,充分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有效的克制了不良情绪的诱因。

五、开展心理咨询和专题讲座

可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疏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创建知心伙伴档案、建立热心QQ。

六、定期召开女生大会、男生大会,进行青春期教育,搞好心理疏导

七、召开联欢晚会、开展“大家唱、大家跳”等活动,使学生的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

八、每月开展一次大型的习惯展示会

九、将学校的活动与班内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相结合,及时激励,及时评价

十、班内采用一帮一扶结对子,班内设置心理健康小老师,创立“悄悄话”信箱

十一、采用班主任带队、科任教师结对、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家访制度,建立家校联系本等方式

总之,这些方法和途径都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干预效果,当然,这只是我们在工作中一点心得,不到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