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体会

张仕春

(江苏省连云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目的:探究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抑郁评分改善心理状态,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多发脑梗死性痴呆;临床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306-01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是一种血管性痴呆疾病,患者多数存在不同水平的认知功能和智力障碍,临床表现多为情绪失控、理解能力差、记忆力减退等[1],是造成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原因和常见原因。本文为探究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疗效,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取得满意结果。现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平均年龄为61.4岁(Max73岁,Min52岁),其中11例假性球麻醉,26例为生活无法自理,13例为混合型失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平均年龄为62.1岁(Max72岁,Min53岁),其中12例假性球麻醉,26例为生活无法自理,12例为混合型失语。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别(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内容包括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和环境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

1.2.1心理护理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年龄较大,话少且多猜疑。护理人员要保持耐心、诚恳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主动了解患者需求,及时解决患者问题[2],主动帮助患者解决难题,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对于患者存在疑虑进行疏导消除,引导患者接受护理和治疗。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保持患者乐观积极的心情[3]。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多数存在不同水平的记忆障碍,在早期治疗后记忆不能发生显著改善,因此较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影响患者心情,甚至导致患者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拒绝治疗,这时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建立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

1.2.2康复护理针对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要及早开展功能训练,进行肢体主动、被动活动检测,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床上、床下活动训练计划;为患者建立视、听、说、触等刺激或最大程度降低损伤用于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若患者存在记忆障碍则采取强化记忆训练法、地图作业训练法协助患者恢复记忆。若患者存在判断力障碍,可通过组织梳头、刷牙等简单自我护理活动帮助患者恢复,还可鼓励患者自己穿衣[4]。若患者存在智力障碍,可采取信心能力获取法等对患者脑部功能区域进行刺激,促进患者智力恢复;通过读单音字、口型模仿等训练结合患者相应严重程度指导患者进行联系,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进行护理。

1.2.3预防护理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多数免疫力低下,体质较差,同时伴有生活自理能力差,容易出现各种身体疾病或感染。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期后变化,为患者增减衣物,避免患者受凉或中暑。长期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拍背,避免发生褥疮或坠积性肺炎。日常护理工作中,要预防患者摔倒或滑倒,避免造成软组织损伤或骨折。此外,针对患者病情要密切观察,多加注意血压变化,表面再次出现脑梗死。

1.3统计学方法

对此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若结果比较时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

3.讨论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病因为脑缺血或脑梗死,是一种智能衰退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定向力障碍、反应迟钝和判断力差等。我国现已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对老年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临床中对于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多数研究认为,该疾病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可通过相应的有效治疗降低对脑部的损伤,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护理干预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治疗手段组成,加强护理干预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知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抑郁评分改善心理状态,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潘燕春.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发性梗死性痴呆患者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0):45-46.

[2]李颖.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921,924.

[3]赵文霞.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在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中应用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23):97-98.

[4]唐冬香,李仕红,高群等.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病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18):1898-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