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设高中化学研究性教学课程

/ 2

如何开设高中化学研究性教学课程

张进(文县尚德中学,甘肃文县746400)

摘要:我们知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之中,这就意味着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一味地以教师为主体,而是应当贯彻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样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和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和科学的学习习惯。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生;研究性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C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91x(2010)01

“化学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研究性学习”已被正式列入课程计划。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中1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一味地以教师为主体,而是应当贯彻实施现在的新教材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和终生学习打基础的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1]

1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养成教育为归宿的活动课程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看,它具有以下优点:

1.1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化学教学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因而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而化学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解决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1.2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利于转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

当前化学教学中接受性学习方式普遍存在,难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实践、发现和体验,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转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使单一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一种常规学习方式。

1.3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发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都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传统的化学教学没有适当的方式去开发学生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题,自主独立进行研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提供了适宜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1.4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不少间接经验,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多地直接经验,在课堂上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和实践中检验,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

2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核心。要搞好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克服旧的教学思想所形成的定势,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2.1研究学生

有些地区或有些学校的领导受社会评价、家长的压力,既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又不愿意开展研究性学习。有时间不如多做题多考试,怕耽误学生,这实际上是一种短视行为。研究性学习[4]是培养学生在一定情景中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分析综合的能力,这恰好与现行高考要考查的内容是相吻合的,是完全一致的。实际上,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开设研究性学习课。当然不要盲目开展,要结合实际充分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白酒中醇的检验、食盐中碘的检验、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等。

2.2研究课题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强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综合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对学生自主选择的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以获取学生自己的结论,通过问题解决形成对世界的认识和体验。中学生受知识水平限制,所以题目不要过大,最好能结合正在学习的内容。课题开始不一定要追求价值性,但要有科学性、创造性和实践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重过程、重体验。

2.3研究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走出课堂,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上网、搞调查、做实验等方式收集有关信息,考察记录、体验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有教有导,应时刻关注学生,对学生的活动及时分析总结,使学生设计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事关整个课题研究的进展和成败。

2.4研究结果

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或实验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实验设计的方案。教师需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对此做出合理的评价。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不出结果或得出带有局限性的结果应该是有可能的,关键是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要深入研究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3结语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探究体验,养成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搜集加工和应用等能力。研究性学习也使教师变成研究者,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趋势1这种以课题为载体、重在体验研究的整个过程的学习方式,由学校教师开发课题,由教师和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共同开发[5]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随着教育工作者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推广,将使我们的教育改革充满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潘继温.学习化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J].教学与管理,2004(27):84-86.

[2]杨静.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山西教育,1999(12):74-76.

[3]郭彦青.简谈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J].教学与管理,2001(12):63-65.

[4]周嘉.学生学习化学受挫浅谈[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4):21-23.

[5]徐敏,刘春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在化学学习中思考生活—SO2教学设计的新视角[J].化学教学,2006(1):43-44.

HowtoOffertheChemistryCurriculumabouttheResearch-orientedTeachinginHighSchool

ZHANGJing

(TheShangdeMiddleSchoolinWenCounty,Shangde746400,China)

Abstracts:Weknowof"research-basedlearning"asawayoflearning,thestudentsalldisciplinesofpermeability,whichmeansthatweteachersinteachingprocess,cannotblindly,butforteachersshallbeimplementedby"studentsforemost",suchasteachingideaofstudentscanfuturelifeandlayagoodfoundationforlife-longlearningandscientificstudyhabits.

Keywords:chemistryofhighschool;student;theinvestigativestudy;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