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 2

胸腔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谷山威1尹井婷2

1.黑龙江省龙门农场医院164145;2.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161000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98例开胸手术患者放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结果:198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按时拔管,康复出院。结论: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保持引流管固定畅通,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胸腔手术;引流管;护理;感染;出血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nursingmeasuresofclosedthoracicdrainagetubeafterthoracicsurgery.Methods:198patientswiththoracotomywerecarefullynursedbyclosedthoracicdrainagetube.Result:Aftercarefulnursing,198patientswerepulledoutontimeanddischargedfromhospital.CONCLUSION:Itisanimportantmeasuretoensurethesuccessofcatheterizationanddrainageandtopromotetherecoveryofpatientsbystrengtheningthenursingofdrainagetubeandobservingthedrainagefluid,keepingthedrainagetubefixedandunblocked,andpreventinginfectionafteroperation.

[Keywords]Thoracicsurgery;Drainagetube;Nursing;Infection;Hemorrhage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1月-2018年11月共护理带管病人168例。其中男117例,女51例;年龄20-76岁;其中,肺癌根治术88例,食管癌根治术46例。脓胸清除术21例,纵膈肿瘤6例,肺结核病灶清除术5例。肺破裂修补术2例;最后168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按时拔管,康复出院

1.2方法

根据患a的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术后所有患者均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置管方法:上胸管放置于第2肋间锁骨中线用以排出气体,下胸管放置在腋后线与腋前线间第7-8肋间用以排液。

1.2.1治疗要点

准备好引流管及消毒水封瓶一套。术前先做普鲁卡因皮肤过敏试验,并给予肌内注射苯巴比妥纳0.1g.患者取半卧位,一般在患侧胸壁锁骨中线第2-3肋间进行插管,拔出针芯,确保引流管前端的侧孔在胸腔内。引流管伸入胸腔深度不宜超过4-5cm,远端连接消毒水封瓶。

1.2.2适应证和禁忌证

(1)胸腔手术结束后

(2)急性脓胸,脓多不易抽尽且发热者。

(3)开放性或高压性气胸经反复抽气不能缓解呼吸困难,或胸内压不能下降至负压者。

(4)单纯性结核性脓胸不宜做胸腔闭式引流。

2护理

2.1术后护理

2.1.1保持管道密闭

随时检查引流管装置是否密闭、引流管有无脱落。留足够长的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上,以免因翻身、牵拉而发生引流口疼痛或引流管脱出。用油纱布严密包盖胸腔引流管周围。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瓶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闭。

2.1.2引流管要正确衔接、妥善固定

搬动时,动作要轻巧,慎防引流管脱出。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以患者能够翻身或在床边活动为宜,太短会影响引流,过长则易扭曲,增大死腔,影响通气。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

2.1.3保持引流管通畅

术后12h内应每隔30-60min挤压引流管一次,正常的水柱上下波动范围大约为4-6cm.水瓶内液体应为500毫升左右,如插管局部疼痛,不敢吸气,多由于插管位置不当所致。可轻轻转动插管,改变位置,即可奏效。

2.1.4严密观察引流液量、性质

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一般为150ml-700ml,24小时后引流量将逐渐减少。如果每小时出血150ml-200ml且连续出血3小时以上者,说明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术后引流量最初为血性,以后引流液颜色变浅。如果术后进食后,引流液中出现食物残渣,说明食管受损。

2.1.5气体排出的观察

引流瓶中如有气体逸出,需观察引流瓶内气泡逸出的程度,如有中小气泡逸出,提示肺脏层胸膜有破裂,破裂口不大,通常24-48h引流可修复。如有大气泡逸出,提示肺脏层胸膜破裂口较大,或肺有较严重裂伤。

2.1.6咳嗽有利于引流

鼓励病人咳嗽,以尽早排除肺内痰液和陈旧性血块。对无力咳嗽的病人,护士应与协助一手按压切口,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在胸骨上窝处,刺激总气管,引起咳嗽反射有利于咳嗽。

2.1.7体位引流

本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全麻术后完全清醒的病人,位于抬高床头15度-30度,以使胸腔内积液下流至膈肌,因排液管伏在膈肌上,故抬高床头有利于引流。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能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腔造成感染。

2.1.8严格无菌,预防感染

手术过程中清创要彻底,清除所有异物、污染物及损伤的坏死组织,手术器械及敷料消毒药严格,对于过期和可能已被污染的不可再应用。

3拔管

3.1拔管的指征

拨管指征:术后48小时听诊,术侧肺呼吸音清晰,引流量少,24小时小于50~100ml,胸液呈血清样,引流管水柱波动小,胸透证实术侧肺膨胀良好,无明显积液。

3.2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先拆去固定缝线,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迅速拔出导管,同时立即以凡士林纱布和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3.3拔管后观察

拔管后患者禁止马上下床活动,防止形成张力性气胸。拔管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病人是否有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切口漏气、渗液、出血和皮下血肿等,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冬季拔管要注意给病人保暖。

4健康教育

4.1心理护理

(1)尽量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思想工作,保证治疗与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2)向患者解释开胸置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患者有个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4.2呼吸功能的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功能的锻炼,是防止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方法如下: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直到扩张,然后缓慢呼气,重复10次/min左右,3-5次/d,每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4.3生活习惯教育

(1)营养支持术后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如牛奶.骨头汤.并逐渐过度到普食,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减轻胃的饱胀感,保持口腔清洁,以促进食欲。

(2)要经常给病人捶背。方法:手掌略握成窝形,在病人背上轻捶从下至上,从左至右,再从右至左,循序渐进,直至让病人把痰顺利的吐出来,如痰阻塞气道,呼吸困难,就有生命危险。

4.4平时治疗

天气变化大的季节要严防感冒,遵医嘱服药,进行抗炎、化痰、止咳、平喘治疗。

5讨论

胸腔闭式引流管是开胸术后常规安置的引流管,是利用体位引流及虹吸原理,排出胸腔内的积血、积液、积气,恢复胸腔内负压,促使肺膨胀,恢复呼吸功能,观察肺漏气及引流量,预防胸腔内感染,因此要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引流速度及引流液量,定期更换引流瓶内液体,严格无菌预防感染并做好拔管护理,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尤为重要,护士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科操作能力,能有效及时的观察评估手术病人术后引流管内的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判断术后是否有渗血,胸腔出血等等,能及时预防和处理术后留管病人可能存在的并发症。胸腔闭式引流使胸外科广泛应用的一项基本技术,尤其是一项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开胸手术后由于气体进入胸膜腔,肺因其本身的弹性回缩而塌陷,再加上手术创伤造成胸膜腔内渗血、渗液,打破了胸膜腔负压的生理特征。因此开胸手术后均需在胸腔内放置引流管以排出积气和积液,重建胸膜腔负压,使肺复张,平衡两侧胸内压,预防纵膈移位,缩小或消灭胸膜残腔,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细心耐心精心的呵护,使病人恢复顺利,引流管能早期拔除,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6小结

总之,对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成功护理是开胸患者早日拔管、顺利出院的重要条件。今后,我们更要注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以便进一步提高护理技能。

参考文献:

[1]顾恺时,李颖则,陈文虎等.胸外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孙即昆.肺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04—105.

[3]李碧辉.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83例护理体会[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9):855

[4]陈凤才主编胸部外科急救处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0—12

[5]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06

[6]林凤英.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