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的影响

张敏

张敏

(贵州省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550002)

【摘要】目的:探究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的60例抗凝静脉血标本,采集完立即在室温下对其进行常规四项检查,数据作为对照组。然后,将标本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其中,A组在-4℃条件下放置24h,B组置入-20℃条件下24h后再次进行凝血检查;C组在4h、8h、24h后进行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数据。结果:凝血标本在-4℃条件下保存24h后,凝血四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而-20℃保存24h后,APTT明显延长(P<0.05)。在室温下,放置4h、8h后,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放置24h后,FIB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三项指标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具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凝血标本;检验结果;时间;温度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221-02

在医学检查中,凝血四项检查是必要检查项目,即是检查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主要用于预测术前凝血功能、诊断出血性疾病、监控抗凝血类药物等[1]。同时,在凝血标本检验中,检验试剂、样本血量、时间、温度等将影响凝血因子离体后的变化情况,进而影响检验结果。本文分别以温度、时间为变量对凝血检验的四项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影响。以下为研究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采集的60例抗凝静脉血标本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采集患者均为无出血性疾病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均为26~41岁,血样检查合格,无血量过量、溶血状况。将所有标本随机分为A、B、C三组、每份20例。

1.2检测方法

在所有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用一次性空针采血管采1.8ml血,按照1:9比例加入109mmol/L抗凝剂枸橼酸钠0.2ml,两者均匀混合后置于凝血专用试管中。然后在采血30min内,以3000r/min速度离心采集血10min后,获取无溶血、无黄疸、无脂血的血浆,在其状态下立即检测凝血四项[2]。在此基础上,将A、B组标本分别置于-4℃、-20℃条件下,24h后检查APTT、PT、TT、FIB,C组标本置入室温下4h、8h、24h各检测一次。最后统计比较检测数据。

1.3统计学处理

在处理本次的研究结果的过程中,统计数据处理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并用x2检验,用x-±s表示正太分布的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经过数据处理,当P<0.05时,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不同温度对凝血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比于对照组,凝血标本在-4℃条件下保存24h后,凝血四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而-20℃保存24h后,凝血标本TT、PT、FIB指标无明显变化,但APTT明显延长(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在临床出血性、血栓性疾病诊断中,凝血四项检查极为重要,是监控抗凝血类药物、预测凝血功能重要指标,检测结果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手术、疾病治疗、诊断,指导药物用量。同时,在四项指标中,TT表示机体内FIB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时间,APTT是对机体源凝血情况的反映,而PT是对机体外源溶血情况的反映,FIB是对人体纤维蛋白原含量水平的反映。

黎建安[3]等人对存放温度、时间凝血功能指标影响进程研究,提出血浆在室温下放置4h后,各项指标会出现延长倾向,随放置时间增加而变化,且在-20℃条件下,放置24h后,血浆APTT明显延长。在本次研究中,凝血标本在-4℃条件下保存24h后,凝血四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而-20℃保存24h后,APTT明显延长(P<0.05)。同时在室温下放置4h后,四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放置8h后,各指标呈现延长趋势,但变化不明显(P>0.05),放置24h后APTT、PT、TT均明显变化(P<0.05),FIB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报告相符。

分析研究结果,PT、APTT两指标受温度、时间影响大于TT、FIB。其中,APTT检测结果受Ⅶ因子影响,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Ⅶ因子活性损失降低,APTT时间增加增长[4]。而FIB血浆中含量较多的凝血因子,且降解较慢,因此,在不同温度、时间下,FIB均无明显变化。

综上所述,在凝血检验中,其四项常规指标受血浆标本放置时间、温度影响较大,因此,应在标本采集后,在常温下4h内完成检测,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手术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沈伟,杨炼,罗德幸等.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448-1450.

[2]李济凯,吴建平,徐根云等.PT和APTT检测标本放置温度及时间对结果的影响[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0,25(2):115-117.

[3]黎建安,林珠等.存放时间和温度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5-6,9.

[4]冯倩,邓德耀,陈弟等.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影响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4):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