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肩关节锻炼对锁骨中段骨折术后疗效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改良肩关节锻炼对锁骨中段骨折术后疗效的研究

李勇

李勇

黑龙江省孙吴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孙吴164200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改良式的肩关节锻炼在锁骨中断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锁骨中断骨折患者68例纳入此次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采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分为两组(改良组和对照组),改良组38例,对照组30例,改良组在术后采用改良式肩关节锻炼的方法,对照组则进行传统肩关节锻炼的方法。对比观察两组骨折的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组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在术后各阶段均高于对照组,且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后,改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而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7%,改良组比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的肩关节锻炼缩短了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使恢复效果事半功倍,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锁骨;中段骨折;肩关节锻炼;改良

锁骨(fractureofclavicle)位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呈S形架,该骨是连接上肢与躯干之间惟一的骨性支架。锁骨处在皮下表浅部位,在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在所有骨折的占比约5%~10%。该骨折的易发人群为儿童及青壮年。而对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钢板内固定治疗已得到众多临床医师的认同,由于其获得了即时的坚强固定,从而允许早期功能锻炼[1]。然而,目前有关锁骨中段骨折的早期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还未形成研究性的可靠史证。基于此,笔者将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锁骨中断骨折患者68例纳入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改良式的肩关节锻炼在锁骨中断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锁骨中断骨折患者68例纳入此次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在术前均行三维重建获影像资料显示确诊为锁骨中段骨折。排除标准剔除合并3根以上肋骨骨折、肩锁关节或胸锁关节脱位、风湿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以及老年和儿童患者。

改良组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18~58岁,均龄为(35.2±9.3)岁;左侧19例,右侧17例,两侧2例;根据骨折原因,摔伤10例,车祸伤18例,坠落伤8例,砸伤1例,他人攻击伤1例。

对照组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9~60岁,均龄为(36.2±8.5)岁。左侧15例,右侧14例,两侧1例;根据骨折原因,摔伤8例,车祸伤15例,坠落伤5例,砸伤1例,他人攻击伤1例。

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体质、骨折程度及原因等一般资料差别不明显,可比性好,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手术方法

所有对象均采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行臂丛或全身麻醉,垫高患肩约15cm,在透视的引导下对骨折区域定位。以断端为中心,沿着锁骨的长轴切一道长约6cm的口子,用克氏针行临时固定,选择合适的重建钢板对锁骨行固定术。术后24h给予抗生素,防止感染,定期换药,2w后拆线。

1.2.2术后锻炼方法

改良组:采用改良式肩关节锻炼的方法。术后1d,患者保持平卧位,医师帮助患侧上肢做伸直拉,握紧腕部和肘关节使患侧上臂外展90°,并做上举110°的活动,根据患者情况扩大活动幅度,每次动作连续5次,1个动作时长约10s,2次/1d。术后5~7d,患者继续保持平卧位,上述动作由自己完成,锻炼的动作保持轻缓,当达到最大幅度停顿5s。术后4周后,换站立位完成以上动作。

对照组:采用传统肩关节锻炼的方法。术后用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保持2~3周的制动,之后使胸壁靠近术侧上臂,屈肘做90°的外展及上举动作,每个动作时长10s,每天坚持,1天2次以上(上下午至少各1次),每次持续20个动作。再向前90°弯腰,使上臂行钟摆式锻炼,运动幅度范围由小变大,25次为1个活动,每日坚持做2~3次。

1.3观察指标

在术后分阶段(1、3、6个月)地观察两组患者骨折的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项目包括患侧力量(40)、外展功能(15)、外旋功能(15)、内旋功能(15)及前屈功能(15)。分值愈高,功能愈好。

1.4数据处理

本研究术两种不同肩关节锻炼方法对相应患者进行治疗之后所得出的结果和数据处理均采用软件SPSS15.0,用?±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愈合时间和不同时段的评分

通过分阶段的走访调查的结果表明,改良组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在术后各阶段均高于对照组,且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3.讨论

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人们的出行交通工具也日益多样化,交通事故也日益频发。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遇意外而发生骨折,而锁骨骨折的发生率也在上升。锁骨与肩关节关系密切,锁骨骨折引起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是肩关节不活动或活动减少可引起组织纤维增生,产生关节内黏连及韧带肌腱的挛缩[2]。肩关节是人体的重要关节,它支撑着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必须寻找一个治疗锁骨骨折的有效方案,以保证肩关节功能的正常运行。

有类似研究表明,骨折的治疗不仅仅是牢固的愈合,而同样重要的是全面地恢复肢体的功能[3]。因此,锁骨骨折在行固定术的同时,也要加强肩关节的功能锻炼。本研究显示,改良式的肩关节锻炼相较于传统锻炼方法对于锁骨中断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在做肩关节锻炼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一是必须强调早期的功能锻炼,勿要错过恢复时间,早期锻炼可避免关节囊的挛缩及粘连;二是按照客观规律进行锻炼操作,且保证活动的节奏性、有意义性;三是必须强调主动锻炼,在术后初步愈合时主动锻炼十分有必要。

总之,改良式的肩关节锻炼缩短了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使恢复效果事半功倍,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大连,熊发明,吴冰,等.改良肩关节锻炼对锁骨中段骨折术后疗效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1):5097-5098.

[2]窦强兵,孙良业,管立新,等.锁骨钩板固定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2(2):154-155.

[3]刘裕明,马兴创,郑远思,等.锁定加压钢板加改良切口治疗锁骨中段骨折[J].河北医学,2010,16(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