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专项护理的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剖宫产术后专项护理的效果探讨

沈汇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上海2011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后患者产妇给予专项护理对于临床评分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4例产妇进行对照分析,将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专项组和常规组,每组分别为47例。专项组采取专项护理,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统计并对比专项组和常规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以及不同时间点的临床评分。结果:专项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0例(0%)显著低于常规组4例(8.51%),术后6h、1d以及3d的临床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5d专项组的临床评分(3.01±0.14)分显著低于常规组(3.68±0.69)分,且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专项护理,能够减少下肢深静脉的发生,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专项护理;剖宫产;术后;临床评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0-0172-02

剖腹产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产科手术类型,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剖宫产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将会导致产妇出现下肢功能异常的情况,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而言,将会使其出现肺栓塞,甚至危害生命。因此,临床上对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对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4例产妇进行对照分析,将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专项组和常规组,每组分别为47例。其中,专项组最大年龄35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27.45±2.28)岁;常规组最大年龄36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27.85±2.4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详细的对比后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专项组采取专项的护理管理。剖宫产患者接受手术后的第5d,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进行休息,并且告知患者家属进行更多的陪伴和鼓励,采取倾听音乐、聊天以及分散注意力等方式,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与此同时,还需要适当按摩患者脚踝到腹股沟的肌肉,每次持续20min。基于患者耐受的前提下,协助患者进行下肢运动,每天两次,每次持续20min。主要加强患者足内外的外翻运动以及趾踝关节的一系列运动等。护理人员需要一手将患者患肢抬高,并且另一只手放置于患者腓肠肌位置,进行有节奏的挤压和按摩。在此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双下肢皮肤的颜色变化以及压痛反应,采取轻柔的按摩手法进行适当的按摩,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切口,加强切口护理。在整个护理期间,需要患者处于一个轻松而又愉快的情绪,进而更加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如:环境以及产后常规的护理干预等。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专项组和常规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以及护理前后临床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借由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剖宫产产妇临床保护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

专项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0)显著低于常规组(8.51%),经显著检验(χ2=4.178,P=0.0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不同时点的临床评分

术后6h、1d以及3d的临床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5d专项组的临床评分(3.01±0.14)分显著低于常规组(3.68±0.69)分,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见表。

表两组不同时点的临床评分比对(x-±s,分)

3.讨论

由于剖宫产术后,产妇基本处于卧床休息的状态,长时间卧床休息的精致状态,将会增加产妇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若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难以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的症状,因此,临床上对于如何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十分重视[2]。对于剖宫产产妇而言,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十分常见,发生几率可达8~13%左右,临床认为,可能与静脉内膜损伤、静脉血流迟缓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存在密切关联,通常发生在术后2~5d,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早期预防[3]。经过本次的大量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为结论:专项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0例(0%)显著低于常规组4例(8.51%),术后5d专项组的临床评分(3.01±0.14)显著低于常规组(3.68±0.69)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见,通过采取专项的护理干预,对于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十分重要。

4.结语

综上,对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专项护理,能够减少下肢深静脉的发生,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博峰,张建党.专项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临床评分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18):2265-2266.

[3]郭珊.综合康复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及促进康复的临床效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13):77-79.

[3]王丽玲.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9):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