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规避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规避中的应用

薛文婷

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薛文婷

【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规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采用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不断改进,对比改进前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规避;应用

血液净化中心是血液透析的重要场所,在护理管理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因素,是高风险部门。为了降低血液透析的风险系数,保证血液透析患者的安全性,需要建立起PDCA循环管理模式,并在实际应用中对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本研究中,笔者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寻求治疗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处在31-75岁之间,平均年龄(57.5±2.4)岁。另将2014年7月-2015年12月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参照。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透析治疗的诊断标准,精神状态均无问题,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小组的成员构成包括主治医生、护士长、一线护士等。

(2)制定计划:对以往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在制定护理质量管理计划的时候,设计安全管理流程,制作出护理风险事件登记表。

(3)风险预防:第一,环境管理。中心布局、地面卫生、干燥保持、物品摆放等工作做好并改进,严格控制病房人员的出入。第二,透析设备管理。由专门工作人员负责管理透析设备,保证透析设备的正常使用,减少故障的发生概率。第三,完善各项制度及流程。各项制度及流程的制定,用于应对护理人员对仪器操作不熟悉、责任心不强等可能带来的风险;建立起相应的应急制度,如停电应急、火灾应急、血液管道破裂预案等,提升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第四,护理文书书写管理。护理人员必须要真实、准确、规范地做好文书记录,反映出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第五,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合理安排排班制度,实行更加适合护理工作开展的弹性排班制度;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组织全部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正确认识风险的存在,自觉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

(4)检查工作:每周或者每个月定期对上一阶段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总结以会议的形式进行。及时发现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予以改进,为下一步的护理管理工作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计划。

1.3观察指标

对比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对比

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发生护理风险事件9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9.2%;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发生护理风险事件2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1%。实施前后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1。

表1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对比(n,%)

3.讨论

作为血液透析的重要场所,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的护理管理过程中,会因为护理人员主观因素以及患者本身因素的存在,导致护理环节存在一定的风险[1]。所以,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过程中,必须要对已有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改进。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常被缩写为“CQI”,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更加注重过程管理和循环管理的一种护理质量管理理论[2]。CQI护理质量管理理念产生于1970s年代的美国。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国际医疗合作的不断增多,CQI逐渐进入我国,并应用于各大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相关研究表明,将CQI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并显著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4]。在当前医患纠纷、护患纠纷发生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在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CQI,能够有效地规避各种风险因素,提升护理管理工作的安全性[5]。

本文研究显示,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之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远远高于实施之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CQI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中,作用明显,不仅可以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概率,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获得患者的充分认可,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马鸿雁,刘丽,张冬艳.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成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5(b05):274-274.

[2]宋利,全梓林,陈新红,等.质量控制图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1):12-13.

[3]王丽华,高杨,梁爽.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5,24(a01):695-695.

[4]梁丽英.血液透析操作中护理风险的探讨[J].上海护理,2015,15(7):457-458.

[5]李婵,闫丽媛.血液净化中心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其处理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3):486-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