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约定

刘丽

又到每堂课动手完成任务的时候了,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制作着作品,每个小组忙的不可开交,我也在不时的巡视,指导操作。看着他们那热火朝天的场面,我心里暗暗高兴。

正在这时,我发现了一个极不协调音符,又是他———刘志,双手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看样子思想早已游离于课堂之外。顿时,内心深处涌起一丝不满,于是我带着惩罚的想法走过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问道:“怎么不动手制作呢?”他吓了一跳,看见了我,赶紧站了起来,刚要开口,却又低下了头不说话了,课堂出现了短暂的沉默。这时我发现他用的电脑是黑屏的,我马上开始检查,发现电源线掉了,原来是我错怪了他。我带着歉意一边修电脑,一边轻声问:“机器坏了,怎么不告诉老师?”他涨红了脸咬着嘴唇,还是没有说话。一会的功夫,电脑修好了,我示意让他坐下继续完成作品。可是这时,他突然转过身来,看着我欲言又止,转而又低下头,小声说道:“老师,让我出去玩吧!”声音不大,却仿佛是晴天的一个响雷,让我原本愧疚的心情变成了怒火,我强压住怒火,并暗自提醒自己:忍耐,忍耐。“能告诉我为什么吗?”我不会。”一个胆怯的声音。“不会?不会没关系,慢慢学,老师和同学都会帮助你的。”我提高了声调。“我不想学,我什么都学不好,我对什么也没兴趣。”终于爆发了,仿佛是把积压多天的委屈都喊出来,说完头也不回的冲出了教室。我愣了一下,赶紧让班长把他追回来,并亲自把他送到班主任那儿。

结束了这堂课,我找到班主任马老师,通过了解,原来刘志同学是从农村投奔大伯来城里读书的。因为,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所以,他总是感到非常自卑,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开始质疑自己,刘志这个孩子的反常行为,自己已不是第一次的察觉到,为什么非要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去了解情况呢?认为自己是科任老师,把教学任务完成了,就是行了吗,就不用关心孩子了吗?一直认为自己热爱学生,但是真正的理解学生,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了吗?现在,在新课程理念下,我是否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呢?

我决定找他谈一谈。第二天,我们坐在一起,为了使他不过于紧张,我放低了声音,和他聊了一些与昨天事情无关的话题。他低着头不安的绞着双手,突然说:“老师,我错了,我不是故意的。”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一震,不知说什么好,却不由自主地连连点头。“没关系,昨天的事就让我们都忘了,今天就让我们像朋友一样,把你心里的想法说出来,看我能不能帮上你,好吗?”他听罢我的话,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不安地说:“我小学在农村上学,到城里读中学后,总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也不想和同学一起玩,只想自己一个人呆着,也怕同学们瞧不起我。”我听了他的话后,感到心里沉甸甸的。我平静一下心情后对他说:“刘志,数学语文不能马上就赶上来,你可以把计算机先学好啊!如果你能做出好的电脑作品,同学们就会对你刮目相看了。只要你想学,老师愿意帮助你,你下午自习课来微机室,我帮你补上之前的课程,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学好计算机!”他诧异地抬起头,似乎不相信这是真的。“这样吧,我们来个约定,以后你在我的课堂上积极地做作品,我就会向全班同学展示你的作品,好吗?”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虽然还是沉默,但是我还是发现了他眼睛后面隐藏的兴奋。

又到了2班每周一次的信息技术课,我带着一份激动和期盼走进课堂,因为我将实现一个约定。上课之余,我悄悄观察他的“动静”。他也边做作品边偷偷地看我,我也不断地给他投过鼓励的目光。到了展示学生作品时间了,我第一个就展示了他的作品。此举惹来了全班学生诧异的眼光,我还是以赏识的态度帮他分析了作品,并鼓励他继续努力,以后做出更好的作品。为了一个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约定,刘志成功了,我也成功了。

现在想起来,如果没有这么一个约定,现在的刘志会是什么样呢?依旧是一双茫然的眼睛,始终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约定,但是却是学生前进的方向,给他的内心注入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能够唤醒他沉睡心底的激情和智慧。是的,原来教育的真谛并不排斥不良问题、消极因素的存在,而在于施教者用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法,将其解决;原来教育的真谛就是爱,就是责任,就是信任,就是理解,就是宽容。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式。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运用激励的手法,达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的目的,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其实只是我们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像和煦的春风,拨动学生敏感的心弦,让学生获取前进的动力。让我们多投去几分发自内心的关爱的目光,不带偏见地关心、鼓励、接纳他们,让他们都找到自身的发光点,散放人生的色彩吧!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红岸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