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绩效考核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解析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绩效考核管理

杜碧霞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制度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管理策略,然而绩效考核制度在许多企业管理中并没有被重视,严重影响了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绩效考核管理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考核;管理

1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绩效考核管理现状分析

1.1人力资源规划现状

纵观当前我国市场上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现状来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帮助企业合理开发和配置人力资源,深入挖掘人力资源潜在价值,以便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但是,现有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还有很多问题,极大的制约人员素质水平的提升,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系统性缺失,理论和实践联系不密切,实际工作中有很多不足,在人力资源计量统计信息方面存在相应误差。另外,所选择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企业实际情况不匹配,在不健全的人力资源规划管理体系下,严重影响到实际管理成效。②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管理人员参与积极性不高,部门协调配合不充分,员工长期处于被动式地位,制约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阻碍人力资源规划双向合作展开。③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力度不足,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后,下发到相应部门执行,但是缺乏对实际执行效果的有效反馈,不利于良性循环,对人力资源规划动态调整和完善。④人力资源规划战略性不足,未能站在行业总体发展角度进行分析,人力资源配置过分关注短期效果,不利于长远的人才储备和利用。

1.2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现状分析

绩效考核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生产期间,结合企业实际特点来构建完善的员工评价体系,通过对员工实际工作情况的综合评价与分析,发现企业运营的实际状况,及时了解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修正策略,跟踪行动计划和绩效结果,从而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通过绩效管理,能够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把考核结果与员工聘用、职务升降、培训发展、薪酬相结合,使得企业激励机制得到充分运用,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员工本人,也便于建立不断自我激励的心理模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但是,现有企业在绩效考核管理中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2.1绩效考核重视程度不高

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理念滞后,关注度在一些业绩指标上,对于绩效考核管理的运行,实际上并不愿意花费太多心思,甚至盲目认为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部门所负责的事情,每次到考核末期快结束时敷衍了事,让考核工作流于形式,也无法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科学的指导,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挫;同时企业的规章制度又未能定期进行更新,内容陈旧,已不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需要,导致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下降。

1.2.2绩效考核与战略目标相背离

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经营效益意义深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加强绩效考核管理,有助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将战略目标通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员工身上,通过绩效考核找到差距,并进行绩效辅导和跟进,最终达成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的绩效目标不是从战略目标分解得到的,而是根据各自的工作内容进行设置,所以会出现员工和部门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良好,而企业的整体绩效效果与预期目标却相距甚远的情况。究其根本,是企业对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清晰,所以我们应对绩效考核的目的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才能有的放矢的设计相应的评价办法及制度,让绩效考核管理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夯实的基础。

1.2.3岗位分析模糊不清

无论是哪一个行业,对企业中各岗位的职责都有明确的要求,即为合格员工界定了标准,也为绩效考核工作的全面落实、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更能让企业灵活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但是实际应用中,很多企业却无法将员工的工作界限能清晰明了的呈现,一人多岗导致工作界限模糊不清,或员工工作重点不明确,极大地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绩效考核管理的完善策略

2.1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绩效考核管理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指导后续相关工作顺利展开。在具体绩效考核管理中,为了保证最终考核结果的合理性,首先,量化绩效考核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与行为量化相关联并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选择科学合理的计量方式优化考核结构,以便于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程度上规避人为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全面提升绩效考核合理性;其次,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应该充分了解企业经营生产的实际情况并进行针对性选择,以便客观反映企业员工的实际工作状态和结果;最后,提升绩效考核透明度,编制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并且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积极接受员工的监督,优化绩效考核过程,为最终结果提供质量保障。

2.2创设良好的绩效考核制度环境

面对市场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充分摸索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完善的员工保障体系支撑下,把握企业经营生产重点,促使绩效考核原有效应充分发挥。企业需要编制完善的医疗制度、养老和待业保险制度,充分契合企业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人才保障体系,加快人才流动的同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原有效应。与此同时,积极组织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实现人力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原有作用,将其纳入到员工发展规划中,组建工会和社会团体,全面提升企业员工整体工作水平。

2.3构建人才选拔机制

对于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选拔,应该坚持企业高层主导,推行公开招聘,推行统一考核制度管理。在具体考核方案中,侧重于经营者的专业能力考核,在构建完善的选拔机制下,配套激励制度和奖惩制度,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激励制度应注重推行精神激励、目标激励和物质激励,以此调动企业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在强化集体荣誉感的同时支付给员工相匹配的薪酬,赋予员工持久工作动力,为企业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4加强绩效沟通和反馈

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开展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考核计划,促使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积极沟通交流。双方交换意见,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正式或是非正式沟通方式,以便于做好事先沟通和准备工作,包括书面报告和座谈会;非正式沟通方式多样化,不需要事先安排。通过人为观察,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沟通,反馈实际考核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充分掌握企业的绩效考核中的不足,及时改进,提升员工满意度同时,为后续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应该保证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公平、公正,对操作过程全面监管和控制,避免徇私舞弊现象出现,提升绩效考核管理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下,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充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内容、方法和制度多方考量,优化企业组织架构,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升绩效考核成效,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墨男.绩效考核在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11).

[2]李锋.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问题与对策[J].河北企业,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