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科学监管的探讨李佳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基于水利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科学监管的探讨李佳恒

李佳恒

青田县水利局浙江省丽水市323900

摘要:在社会发展及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及提高的过程中,水利工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性内容,现阶段因为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增大,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任务,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安全及质量等问题逐渐暴露,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管工作给予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在新环境下积极做好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管工作至关重要,需要有效完善质量监管工作体系,推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监管工作朝着规范化及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科学监管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科学监管

相对于其他工程项目而言,水利工程项目因其施工周期长、涉及人员多、施工条件差以及工艺与技术复杂等特点,成为施工质量与安全监管工作较难开展的工程项目形式。且很多工程企业或施工单位,也会由于此类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施工质量与安全难以符合施工设计标准的情况,并且,此类情况在现阶段的水利工程中较为普遍。对此,应对新时期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实施全方位、立体式的科学监管工作。

1水利工程项目特点分析

1.1水利工程是具有很强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水利工程项目要实现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具有防洪灌溉的功能,对局部气候也有重要影响。水利工程可以控制水流,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人们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多个水利工程项目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承担多种功能。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塔里木河水系叶尔羌河支流塔什库尔干河中下游。工程以春季早供水、生态补水、发电为建设目标,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水利建设项目。

1.2水利工程一般投资数额巨大,工期长

水利工程常常建设气场,耗资巨大,体现国家战略思想,多由国家出资建设。一项水利工程建设动辄数年,施工期长的十多年。

1.3工作条件复杂,自然因素影响大。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受到水文、气象、地质等因素的影响,汛期等都会对项目建设产生影响。施工工期跨汛期时,要制定专门的度汛专项方案,遇到汛期提前到来,需要强攻确保工程进度。

2水利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的工作内容和范围

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是一种的行政执法行为,行使着政府监督职能。而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管理,是对环境、卫生、安全及节能等方面的公共利益的管理。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根据相关的标准条文、规章及法律法规等,监督检查工程实体的质量以及参与工程项目的单位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从而维护公众利益。水利工程项目还有一些事务性的、微观的具体的管理工作。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范围,应更加明确具体的进行规定,如对于工程的总投资在限额以上的工程,都进行强制质量监督。对于有防洪安全作用的水利工程,则直接进行强制性的质量监督。如此进行具体规定,能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更有效的发挥其监督的作用。

3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强化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是适应水利工程建设新常态、践行“两学一做”活动的具体体现,结合工作经验,在水利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3.1水利项目质量监管流于形式

虽然我国现行的水利监督管理体制强调了对水利项目法人治理责任监督体系,但是在实际监督管理中将重点放在了程序检查阶段,忽视了对项目施工过程的监管。例如监管部门对于水利工程的监管往往是监督其施工文件等,而不能深入到施工项目中去了解实际问题。此种现象主要体现在水利监管管理的专职质检员将工作定位为“陪领导视察”,丧失了检查权。

3.2监督管理职责划分不清

目前,水利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部门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往往没有完善的长期的规划,常常出现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的情况。在遇到管理问题时,下属往往不知道该向哪个部门报告,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此外,由于水利工程项目涉及的部门较多,增大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职责划分的难度,使得工程出现管理问题时,各负责人之间经常出现相互推脱责任的情形,不利于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

3.3难以重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目前,虽然大多数水利工程项目都设置了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但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督管理部门往往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使得部门的监督管理计划难以实施或是出现计划实施浮于表面的问题,工程项目监督管理部门的真实水平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也不能得到完善,使得整个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水平落后,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建设。

4新时期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科学监管措施

4.1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夯实质量安全管理

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应从政府监管职能的构建入手,不断建立与健全各层级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仅要对承担责任的单位进行整改与编制,更要通过法律法规等对相关单位进行职能与责任的规范及约束,使其能够切实发挥出自身的职能监管作用,使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对各层级监管任务更要实行逐级责任分配制度,既要由上级监管部门进行监管质量的抽查与考核,又要从自身抓起,严把质量安全关。对于存在问题的部门或个人,在必要时应采取严厉的整治措施,以此为体系建设增加保障。同时,在监管工作中应多角度、多方面的进行监管工作内容的介入,既要严格检测、规范施工,又要建立起相应的奖惩机制,促使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以提升,这对于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不断完善,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4.2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基于当前水利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管流于形式的问题,我国要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四级领导机制,各级党政负责人亲自抓,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措施到人,确保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做、工程有人管。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监管,因此而落实责任。另外,也要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监管机构,工程质量监管机构是受政府委托的质量监管部门,因此其行为代表国家,所以需要通过法律明确水利监管机构的独立地位,并且提高其经费,给予质量监管工作强有力的保障。

4.3加强监督执法力度,规范质量安全行为

强化监督管理的执法力度是提升监管水平的有效措施,更是确保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的重要举措。对此,应在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中,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且具有较高执行力度的监察机制,其内容需涵盖工程整体结构、项目内容以及各类行为规范制度等。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此监察机制为唯一标准,可做适当调整性修改,但却不能违背及违反。此外,应设立监管岗位责任制,并针对监管队伍与人员配备情况,设定出相应的监管辖区,以此实现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

结束语:

水利工程项目质量不仅和其经济效益有关,同时也和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就需要采取有效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手段。面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中的诸多问题,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进而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效果,就需要建筑企业继续进行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胡鲁芬.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16)

[2]徐步立.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3)

[3]饶德高.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