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影响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与对策

罗美玲

长沙南雅医院湖南宁乡410600

【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相关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1月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进行血液样本提取并进行生化检验,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体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溶血处理,对照组体检者不进行溶血处理,比较两组血液样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两组体检者总蛋白,葡萄糖,血清钾,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以及肌酸激酶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谷丙转氨酶以及尿素氮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化检测结果,因此临床上进行血样样本的抽取、运送以及存储时,都要运用适当的方式防止出现这种问题。

【关键词】生化检验;溶血;准确性;预防对策

临床上常见的诊断措施就是生化检验,其准确性相对较高,这就能够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保障,医生能够基于生化检验的数据及信息准确地诊断疾病,并针对性地运用合适的治疗方案,这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是极为有利的。此外,在健康人群的常规体检中,生化检验同样非常重要,使得潜在的疾病暴露出来,进而使得人口健康水平得到提升[1]。可是在实际检验时,若是标本出现溶血问题,就会使得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显著下降,因而检验的价值相对较低,所以务必运用有效措施避免出现溶血问题,进而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11月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8.63±5.25岁,所有体检者进行血液样本提取并进行生化检验,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1.2方法

采集被检者空腹时的静脉血,采集的量是10ml,并且均分成2份,用真空试管存储,在试管内展开常规处理及溶血处理,之后于室温环境下展开离心,离心所用转速是1200r/min。研究所用生化分析设备是东芝TBA120FR型号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观察指标

针对常规处理和溶血处理两组白蛋白、乳酸脱氢酶、总蛋白、总胆红素、尿素氮及肌酸激酶、血清钾、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葡萄糖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通过表1可知,两组体检者总蛋白,葡萄糖,血清钾,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以及肌酸激酶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谷丙转氨酶以及尿素氮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若是出现溶血问题就会对大部分的生化检验形成一定影响,主要的作用机制包括:①血红蛋白的颜色形成一定的光学干扰,进而使得检测结果受到影响。血红蛋白在431-555nm波长范围内可以使得比色、比浊法的吸光度增大,若是运用测定法进行检测,还会使得滴定终点的判定增加难度,进而使得检测的准确性降低[2]。②血细胞成分转移至血浆后,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而使得相应的水平值变化;③影响血细胞内外物质浓度的有关项目,由于渗透压的存在,一些化学成分在血清与红细胞内的水平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出现溶血问题之后,红细胞中的部分成分都会进入血浆,这就会使得相应的水平骤然提高,比值(红细胞内/血浆浓度)也同样会因此增大,反过来还会加剧溶血问题,进而进一步提高比值[3]。若是血浆水平高于红细胞内水平,也就是比值<1,那么溶血现象就相当于血清被稀释,进而使得血浆内相应的成分检测水平会偏小;④血细胞成分以干扰物的角色对血清成分的测定结果产生影响,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诱发化学性干扰。在临床检验过程中,上面这些影响在溶血标本中可共存,并且彼此之间还会相互干扰[4]。因此,在生化检测实际进行过程中一定要科学管控标本溶血,进而为生化检验所得数据及信息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目前,临床检验技术已经成为业界的关注重点,若是不能好好处理,对疾病的诊治与预后都会形成一定的损害。想要防止在生化检验过程中出现标本溶血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若是血液样本已经出现溶血问题,务必废弃,并且与患者进行沟通,重新进行血液样本的抽取,尽量保证生化检测可以正常、按时进行。②改善外部环境,主要方式是规划样本的运送途径,优化标本检验条件等,此外,还可以设置空白样本,如此便能够有效管控外部环境,减小标本溶血出现的几率。注射器与相应的针头、存储容器试管等,一定要保持其情节性与干燥性,禁止运用医用酒精进行这些器械的消毒,并且在输注血液标本的过程中,试管务必带针头顺沿试管壁以相对较缓、均匀的速度注射到试管中,防止由于力度过大或是速度过快导致样本中的红细胞结构被损坏[5]。③对相关检测工作者定期展开培训,并且所有工作人员在样本抽取与检验过程中,都要严格根据操作规程进行,尽量避免主观因素所带来的干扰。若是检验工作者存在态度不端正、技术不合格的现象,就要及时调离。

简而言之,溶血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化检测结果,因此临床上进行血样样本的抽取、运送以及存储时,都要运用适当的方式防止出现这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凌云,费丽娜.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2):217-219.

[2]明炎焦,惠丽红.血液标本溶血干扰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3):143-144.

[3]陶凤梅.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2):108-110.

[4]李延志.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234-235.

[5]郭里江.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