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设工程与传统建设工程成本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装配式建设工程与传统建设工程成本对比研究

李春光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柳州54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装配式建筑产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首先要明确装配式建设工程相比于传统建设工程成本的高低。本文以湖南省装配式建设工程项目为例,比较装配式建设工程和传统建设工程在结构工程成本、装饰工程成本、安装工程成本等造价成本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技术改进、规范市场竞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降低装配式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成本的建议,为促进装配式建筑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传统建设工程;成本对比

引言

装配式建筑的诞生和兴起,是对以现浇式施工作业为代表的现场制作、安装等建筑手段的革新与延续,也是当前工业化水平在建筑行业逐步得到提升的体现。然而,目前装配式建设工程成本居高不下,施工优势和自身成本之间的矛盾,一直制约我国装配式建设工程的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为进一步了解装配式建设工程相比于传统现浇建设工程成本的差异,本文以湖南省装配式建设工程项目为例进行了分析。

1基于案例分析的装配式建设工程与传统建设工程成本比较

1.1典型案例工程的选取

本文选择了一个23层、建筑面积为10532m2的装配式建设工程项目,该项目竖向承重柱墙采用现浇钢筋砼,其余梁板及内、外围护墙采用装配式钢筋砼结构,装配率为48.6%。在传统建筑方面,选用长沙市一栋住宅楼(以下简称传统建筑),为18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为13400m2。这两个项目的项目特征如表1所示。

1.2装配式建筑工程与传统建筑工程单项指标对比

对装配式建筑工程和传统建筑的单项指标进行分析,并对两者的差距进行对比。比较中涉及的单项指标主要有:混凝土指标、钢筋指标、砖砌体、内墙抹灰指标、天棚粉灰、模板、外墙粉刷基层、塔吊台班。在具体含义方面,单项指标主要是指同建筑面积的情况下,各投入资源的消耗量。

从表2可以看出,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和钢筋指标高于传统建筑,其中钢筋指标高出传统建筑的比例达到14.07%。而与之相对应的砖砌体、内墙抹灰、模板均远远低于传统建筑指标。

2.3装配式建筑工程与传统建筑工程成本指标对比

2.3.1建筑结构工程成本数据的对比分析

装配式建筑和传统建筑工程结构工程成本数据的对比如表3所示。

表3对比范围包含结构部分及墙面基层粉刷,如混凝土、砌体、钢筋、模板、屋面等。通过上述对比可知,相比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分的造价高26.31%。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当前装配式施工工艺尚处于摸索阶段,各施工工艺不成熟。其次,装配式预制构件的规范要求更高,投入主要资源消耗量更大。再者,当前装配式预制构件价格较为昂贵。

2.3.2装饰工程成本数据的对比分析

在装饰工程方面,两个工程项目的成本对比如表4所示。装配式建筑装饰工程成本为275.29元/m2,相比于传统建筑工程成本的307.79元/m2,降低了11.8%。

2.3.3安装工程成本数据的对比分析

在安装工程方面,装配式建筑和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在安装工程成本方面的比较如表5所示。对比两个工程项目,发现装配式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较传统建筑造价低1.34%。总体上,在安装工程方面,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建筑,基本持平。

2.3.4建设工程造价数据的对比分析

对建筑结构工程和装饰工程以及安装工程的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构工程成本、装饰工程成本、安装工程成本分别为1368.9元/m2、275.29元/m2、221.31元/m2,得到本文案例条件下装配式建设工程造价成本1865.51元/m2。与传统建筑相比,建筑结构工程成本高出26.31%,而装饰工程成本、安装工程成本则低11.8%和1.34%;总体上,建设工程成本高17.18%。

2.4装配式建设工程与传统建设工程造价差异原因分析

2.4.1构造差异

传统的剪力墙结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空心砖砌块;而装配式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隔墙板;传统剪力墙结构建筑楼盖采用现浇结构,而装配式建设工程PC结构采用叠合板,总厚度比传统楼盖厚;装配式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需要缝灌浆,而传统剪力墙结构建筑不需要。

2.4.2材料使用差异

(1)材料品级高:装配式建筑中以隔墙板代替砖墙,材料品级升高,由此导致成本升高。以传统建筑工程的砌体0.15m3/m2为例测算,A4-23厚190mm定额直接费405元/m3,带费用等不超过800元/m3;而装配式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墙体材料平均为2410元/m3,两者至少差1601元/m3,因此墙体差异应为0.15×1601=240.15元/m2。

(2)材料用量多:装配式建筑楼盖使用叠合板,一般而言,PC板厚度为6cm,加现浇板为8cm,比普通楼盖平均厚至少2cm,成本差达到16元/m2;此外,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钢筋的含量比传统建筑高0.06m3/m2、0.10m3/m2,也会导致其成本升高。

(3)装配式建设工程PC构件平均价格为2500元/m3,比现浇混凝土价格2000元/m3高500元/m3。

2.4.3施工工艺不成熟

根据现场调研,发现预制件吊装和现浇构件浇筑交叉施工,相比于单独现浇,并不节约工期。此外,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不成熟,现浇与吊装配合紧密度不高,从而造成施工工期得不到有效节约,致使成本增加。

3研究建议与展望

3.1研究建议

3.1.1技术改进

(1)提高装配率,柱、外墙、内墙、楼板可采用预制方式,以降低成本。

(2)结构部分可采取高强度混凝土、钢筋,以降低材料用量。

(3)主体结构、室内装饰、水电安装等可采取工业化集成技术。

(4)建筑围护、阳台、楼梯、空调板、门窗等构件,可采取工业化生产方式。

(5)优化防水设计,即达到外观美观效果,又能够不影响外墙防水。

3.1.2规范市场竞争

预制构件在装配式建筑成本中占到大部分,并且当前装配式建筑行业预制构件生产厂家较少,价格垄断较为常见。因此,应加强相关行政单位对预制构件生产厂家价格监督,规范市场竞争。

3.1.3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当前,装配式建筑成本居高不下是广泛被接受的事实,要想在未来十年之内,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降低成本是必须首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而对于施工方、甲方、政府三方面,政府应牵头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补贴,降低税收。

3.2研究展望

在材料价格方面,我国目前装配式建筑的需求不高,从而导致PC构件生产厂家产能较低,前期财务摊销费用较高。但是随着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的推行,垄断市场必将被打破,未来PC成本价格将有一定的降价空间。在税费方面,由于政府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未来必将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免税、降税措施,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发展;在技术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装配式建设工程造价也会有所降低;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传统住宅的工程造价会上升得更快,PC住宅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综上所述,PC住宅每平米造价在3~5年内将有大幅度降价的可能,从而使PC住宅造价达到与传统住宅持平或略低,在可预见的将来,PC住宅造价会低于传统住宅造价,且品质更高,如果能走精装路线,优势会更明显。

参考文献

[1]罗时朋,李硕.预制装配式对施工成本影响的量化分析[J].建筑经济,2016(6).

[2]齐琦,史津.住宅产业化中的部品标准化研究[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5(1).

[3]李永森,李素芳.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装配式住宅经济性研究[J].工程经济,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