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措施应用于小儿肺炎压缩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系统护理措施应用于小儿肺炎压缩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蔡娜利

泉州市第一医院城东分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观察系统护理措施在小儿肺炎压缩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儿科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阶段收治的肺炎患儿80例,入选研究对象按照研究需要以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40例患儿。两组患儿均实施压缩雾化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分别实施系统化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以95.0%(38/40)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憋喘、咳嗽、发热、肺部啰音及炎症吸收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压缩雾化治疗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显著缩短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的转归时间。

【关键词】系统护理;小儿肺炎;压缩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是儿童群体的高发呼吸系统疾病,可表现出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一旦发生小儿肺炎,不仅仅会对其健康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会给患儿的家长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1]。且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能会迁延发展为成人肺炎,严重时则会对儿童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目前雾化治疗已经成为了小儿肺炎的一项主要治疗手段,压缩雾化吸入是目前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一种雾化吸入治疗方式[2]。且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在小儿肺炎治疗中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而临床研究指出,如果在治疗期间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患儿的疗效[3]。笔者将系统护理干预应用到小儿肺炎压缩雾化吸入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儿科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阶段收治的肺炎患儿80例,入选研究对象按照研究需要以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40例患儿。研究对象甄选过程中排除了合并先天性呼吸道畸形、结核感染、支气管异物、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患儿[4]。观察组40例患儿中,包含22例男性和18例女性,年龄范围为9个月-11岁,中位年龄(5.2+1.8)岁;病程时间为3—7d,平均病程为(5.5+1.1)d。对照组40例患儿中,包含21例男性和19例女性,年龄范围为8个月-10岁,中位年龄(5.5+2.0)岁;病程时间为3—8d,平均病程为(5.2+0.9)d。两个对照研究组患儿的基本资料之间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实施对照研究。

1.2临床方法

两组患儿均实施压缩雾化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分别实施系统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其中观察组患儿的系统化护理具体如下:①雾化吸入前护理:首先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配制,并注意在药物配制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其次要加强患儿呼吸道管理,及时地检查并清除患儿口鼻内的异物,保证患儿的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以此来避免由于呼吸道堵塞而造成药物吸收不良。最后指导患儿采取合理的体位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于年龄比较大,依从性较好的患儿,指导其采取坐位进行雾化吸入。主要是由于坐位能够保持膈肌相对较低,胸腔波动范围较大,促进药物吸收。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可采取半坐位。同时尽量将雾化吸入治疗安排在患儿饭前,避免患儿由于哭闹引起呕吐。②雾化吸入时护理:让患儿靠在家长臂弯处,家长手持面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垂直放置雾化杯,避免由于雾化杯倾斜而发生药物倒流。同时告知患儿家长,在雾化过程中要使面罩紧贴在患儿的面部。对于治疗过程中情绪不稳定的患儿,要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安抚患儿情绪,使其平静下来或者是进入睡眠,保证药物能够顺利进入呼吸道。雾化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监督,根据治疗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对患儿家长实施指导和纠正;同时严密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止治疗,并给予相应的干预。将雾化治疗时间保持在20min以内,避免患儿产生疲劳感。③雾化吸入后护理:雾化治疗后指导患儿家长帮助患儿漱口,清洁面部,必要时可以吸痰处理。

1.3临床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包括显效:经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身体各部分指标均恢复正常,胸部X线检查提示无阴影;有效:经治疗后,患儿体温降低,胸部X线检查提示阴影减少;无效:经治疗后,体温无改善,胸部X线检查提示阴影无吸收甚至加重[5]。②对比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包括憋喘、咳嗽、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炎症吸收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方式录入,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形式录入,行X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平。

2.1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以95.0%(38/40)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如表:

3讨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作为一种科学化的护理模式,在临床各类疾病治疗过程中均有广泛地应用,该护理模式是将患者的身心需求作为护理实施的核心,从而采取多种护理手段,对患者全面施护,最终达到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的目的。本次研究中,实施了系统化护理措施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与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的80.0%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一结果表明,系统化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压缩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实施了系统化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患儿的憋喘、咳嗽、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炎症吸收时间,均较对照组患儿明显较短,这一结果表明,系统化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促进压缩雾化吸入治疗的起效时间,从而在较短时间内促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系统化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压缩雾化治疗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显著缩短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的转归时间。

参考文献:

[1]王红霞,晋素琴.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配合[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8):390-391.

[2]庄健霞.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3(7):87-89.

[3]赵巧云.适时护理干预在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中的应用观察[J].当代医学,2015,19(10):1402-1403.

[4]石碧兰,石秋连,叶常青,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21(7):103-104.

[5]项万红,张燕芬,雷海燕.等.护理干预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21(27):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