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示功图计算动液面深度的研究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摘 要: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对动液面资料的要求更高,动液面资料作为直接反映油井供液能力,确定抽油泵的沉没深度,制定合理的油井工作制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准确与否对评价油井产能、分析能量衰减异常、油井挖潜增效措施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动液面计算方法采用传统的油井管柱接箍计算声速,存在以下弊端:计算动液面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油井动液面是进行机采井设计的重要依据,目前所采用的动液面测试仪器由于受油井套管环空内死油环、井下狗腿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测试分析结果与实际液面情况不符,因为液面对于功图形状及载荷影响明显,因此试图通过功图数据确定一个相对准确的动液面数据,并用于实际生产。
关键词:示功图 计算 动液面
一、前言
实际工作中,液面数据是进行产液量预测和确定下泵深度的重要因素,对于提高泵效和系统效率至关重要,否则会造成下泵后出现供液不足或者沉没度大,系统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对液面测试资料的分析,实际测试液面资料显示油井供液不足,往往实际示功图正常,或者沉没度足够,功图却显示供液不足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为了克服此类现象的发生,加强功图与液面数据的精确吻合,提高工作人员准确分析泵况的能力,切实保证实现机采井设计优化,根据抽油泵示功图能够切实反映液面的实际情况,计算出一个合理的液面。
二、功图计算动液面的理论依据
本文假设泵筒内气液两相流动属于均相流动,且液相是不可压缩的,仅考虑气相的可压缩性,根据压缩机多变过程理论,把抽油泵的工作过程简化为压缩机的气动系统充放气过程进行计算。在柱塞与泵筒正常间隙下,泵筒内液体压力的变化规律既和泵的工作状态有关,又和柱塞的冲程位置有关,下冲程中柱塞位于上死点时,固定阀与游动阀均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泵筒内液体压力为泵的吸入压力ps。当柱塞由上死点开始下冲程时,泵筒内液体压力逐渐增加,当泵筒内液体压力增加至排出压力pd时,游动阀打开。游动阀打开之前,设柱塞行程为(Sp-Sx)时,泵筒内液体压力为p。


图1:理论示功图
由于柱塞上下存在压差,即存在液体漏失,设累积漏失液体体积为Vd。根据相关文献,井底流体通过固定凡尔和游动凡尔的压力损失约为0.008MPA,可以忽略不计。根据气体多变压缩方程,可以得到泵筒内液体压力的计算公式:
(1)
式中,n------天然气多变过程指数,n≈1.1;
Vd------游动阀打开时的总漏失量,m3;
Vg------柱塞在上死点时,泵筒内自由气的体积,m3;
VX------柱塞行程体积,m3;
VP------柱塞有效行程容积。
Vg由下式计算
(2)
式中R------泵吸入口的气液体积比,m3/m3;
VO------抽油泵余隙体积,m3。
在游动阀打开时刻为td,柱塞行程容积为VX、泵筒内流体排出压力为pd。行程容积VX满足如下关系:
(3)
三、现场应用实例
下面以一口井贝14-2为例,实测示功图如下,泵径38mm,泵吸入口的气液体积比为38m3/m3,泵深1687m,根据《抽油泵》查得漏失量约为0.0011,柱塞有效行程为2.3m,抽油泵余隙容积为0.00023,游动阀打开时的柱塞行程为1.2m,套压0.3MPA,把相关数据代入公式,得出:抽油泵吸入口的沉没压力ps=1.765MPA,沉没度为180.12m,液面深度1506.88m。与用液面测试仪器所测的1535.53m相差28.65m,误差仅为1.87%。

图2:实测示功图
四、各参数敏感性研究
(一)气液比与吸入压力关系
虽然式(3)给出了计算泵吸入口沉没压力的理论公式,但式中的两个参数R和Vd受单井生产情况影响较大,不容易确定,下面就R和Vd进行敏感性研究。首先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只改变泵吸入口的气液比,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随着气液比的增加,曲线非常平缓,几乎无变化,所以气液比对沉没压力的计算影响非常小,在具体计算中,可以参照该区块的平均值。

图3:气液比与吸入压力关系曲线
(二)漏失量与吸入压力关系
漏失量的敏感性研究,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只改变漏失量,可以看出随着漏失量的增加,吸入压力变化很大,所以计算准吸入压力的关键是确定好漏失量。目前有大量文献关于计算抽油泵柱塞与泵筒间隙漏失的计算方法,此文只是研究了理论漏失量下的吸入压力计算公式,针对现场具体情况需要单独计算漏失量。


图4:漏失量与吸入压力关系曲线
五、结论
(1)用示功图结合气体多变压缩方程计算油井动液面是可行的,误差在3%以内。
(2)不同的气液比对吸入压力影响较小,对动液面的计算影响较小。
(3)不同的漏失量对吸入压力影响较大,严重漏失时会出现固定凡尔打不开的现象,对动液面的计算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沈迪成.抽油泵.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122-137
[2]董世民.计算抽油泵充满系数的新方法.石油机械.2002.第30卷第1期.37-39
[3]董世民.抽油泵柱塞与泵筒间隙漏失量计算方法的研究.石油机械.2006.第34卷第11期.20-23


[4]金英子.气动系统充放气过程中气体状态多变指数的简化与确定.机械工程学报.2005第6期。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