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说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03
/ 2

高职应用文课程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将应用文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和安排过程展示于同行和专家面前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说课教师以高职教育理论为指导,将自己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程程序的设计和安排、教法与学法的选择和考核评价等,向同行和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阐述。说课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新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说课活动,可以考察教师对高职教育课程功能的认识,对课程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作用的认识,对高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认识。同时,还可以考察教师是否具备一定的应用写作能力,是否掌握现代教育基本技能,是否能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等。因此,高职课程说课,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意义重大。
一、围绕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说课程目标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知识,了解其特点、作用及写作要求,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各种应用文体的规范写作,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为学生专业学习、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内容可分为基础、专业、拓展三大模块。学生经过前修课程《大学语文》的学习,对某一些应用文体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再进行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应用文写作和使用水平,为后续课程《商务谈判》、《商务礼仪》、《实用口才》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字写作基础。
二、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说教材
我院《应用文写作》课程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该教材是由国内知名的语文教学专家和全国诸多高职院校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按照《高职高专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一套颇具时代特色和高职高专特点的系列教材。但如何使用好教材,使之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实现最佳职业教育功能,需要认真研究。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目的,因此说教材必须说清该教材是如何围绕培养职业岗位能力展开教学的。
一是职业岗位通用能力培养,该教材是通过基础模块实现的。如常用行政公文、事务文书、财经文书、司法文书等基本写作内容。
二是职业岗位专项能力培养,该教材是通过专业模块实现的。专业模块是各专业学生根据未来不同的岗位能力需要来选择不同的写作内容,专业不同,学习的内容侧重不同。例如:国际贸易专业侧重于市场调研报告、经济合同;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书信条据和海报启事;电子商务专业侧重于商业广告和产品说明书;文秘专业则以行政公文和常用事务公文。
三是职业岗位拓展能力培养,该教材是通过拓展模块实现的。拓展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到广阔的社会中去进行“真枪实战”的实践训练内容。例如,文秘专业的的学生在学习公文时,指派学生到学院的相关部门进行顶岗实战,让他们在文秘专职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正式公文文书的写作,然后修改定稿发布,通过实践性的写作来切实体会公文的具体写法;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调查报告时,可以先教会学生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让学生自己就调查题目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并统计问卷,最后根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写出调查报告。
三、围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应用文写作》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主要采取项目导向教学方法。教师在把握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总体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再把每个小目标设计成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这些任务的驱动下去进行自主协作学习。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例如,在经济合同写作训练中,项目导向教学法设计过程为:第一步,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每组5-8人;第二步,教师向学生提示签订合同的基本流程,给学生布置签署合同的任务;第三步,学生以2个小组为单位,模拟公司甲乙双方谈判,商讨合同的细节,理顺合同文本的主要内容;第四步,各小组经讨论后,形成文本细节,每组选举一人上台展示;第五步,学生自评在本次模拟中存在的问题;第六步,教师总结,分别从谈判技巧、语言表达、协作分工、组织艺术等方面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点评,重在表扬与鼓励;第七步,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和最佳表现者。在整个项目导向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实现了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重大转变。
四、围绕学生主体说学法
教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我院《应用文写作》教学是面向经济管理类三年制各专业高职学生,开设的时间是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入学时通过应用文写作摸底考试,学生平均成绩为68分,最低为15分,最高为92分,相差77分,这个数据表明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基础参差不齐。基于这种现状,采用分层教学法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分层设计文本赏析和课后写作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应用文主要学习各种应用文体的基本写作格式与要求,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学生这种学习心理状态,主要采取通过课堂项目训练、课堂讨论等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内容更形象生动,合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全面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


五、围绕业务流程说教学程序设计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程序设计摆脱了“学科本位”的课程设置束缚,建立了“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结构体系,打破了原来以文体建构的模式,以职业工作流程为线索,以职场情境创设为导入,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对课程教学程序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商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能力需求,根据不同职业岗位所需求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综合职业素质,形成了“调研、公告、求职、会议、策划、洽谈、公文、礼仪、宣传、诉讼、”等与学生职业人生密切相关的项目,在每一个项目下,又设计了若干个任务。如会议项目下,设计了“函、会议通知、开幕词、闭幕词、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会议简报”等七个任务,从而构筑了基于业务流程和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的应用写作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灵活安排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
《应用文写作》每节课教学程序设计思路是:情景导入——基本理论——案例评析或错例修改——情景模拟训练——实战练习;或写案例阅读——归纳基本写作理论——案例评析或错例修改——情景模拟写作——实战练习。
六、围绕多元考核评价模式说考核评价
《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考核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学生和教师,即学生考学生,教师考学生;考核方式是采取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形式;考核的标准应按照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考核内容包括学习态度20%(出勤、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考试30%、单项实训成果30%、综合实训成果20%。
通过跟踪调查,同行教师、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及学生都认为,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教学效果好,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熟练运用学习的写作知识写作各种规范的应用文体,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Z].2006.
[2]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08)[Z].2008.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文件[Z].2008.
[4]湖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举办湖南省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教师说课竞赛的通知》(湘教通[2009]402号)文件[Z].2009.
[5]郭健.以“课程说课”为载体促进高职教师课程观转变[J].广西: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4)
[6]叶思宁.高职高专《英语》说课方案[J].福建: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8)

(作者单位: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