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理论在古典文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文学类的课程本是为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素质而设,古典文学课更是高校中文系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优秀文学遗产、培养文学修养和提高文学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概括地勾勒出中国古典文学各个主要文学样式的历史阶段、发展脉络及其发展规律,使学生清晰地把握众多的文学现象和发展线索。这门课不仅时间跨度长,而且涵盖量非常大,包括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事件和术语,学生要在接触、阅读、欣赏大量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加深对某些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有时甚至要精读作品。那么,作为古典文学教师,除了把握上述大的背景之外,在教学中如何具体解析这些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使学生更好更有效地掌握文学现象,如何引导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充分发挥能动性、创造性,是当前古典文学教学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该摆脱现存的基本模式,即教师“满堂灌”,学生忙于记笔记,每节课基本上都是教师一人在说。这种方式虽然有其优点,但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不必主动地思考你想启发的问题,只需要记笔记就能完成上课任务,所以有人说中文系的学生最容易混了。这样就导致学生...
作者 宁宇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06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