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及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未填写
机构地区 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及检测方法周子人(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6100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18-02民以食为天,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属于民众关注度非常高的民生问题之一,直接关乎着我们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我国的食品卫生与安全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民众的饮食健康与营养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依旧非常严峻,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成为食品安全问题关注的焦点。食物中毒作为最常见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会对公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通讯和信息交流日益便捷的社会环境下,还会造成一定范围内民众的恐慌,威胁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1沙门菌及其检测方法沙门菌是一类具有相似抗原结构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沙门菌是常见的肠道病原菌,也是目前引发食源性肠道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据统计,我国每年由沙门菌引发的食物中毒占所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80%,而最常见的引起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食物为畜产品和禽类产品。腹痛、腹泻和呕吐是沙门菌食物中毒的最主要临床表现,腹泻次数频繁可造成体内失水过多,电解质紊乱,进而引起痉挛,脱水和休克,严重危及身体健康。沙门菌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它是食品中病原微生物检验的国标方法,也是最终定性定量的金标准,同时也是使用时间最久、范围最广的病原菌检测方法。检测对象为食物中毒中的临床患者生物标本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确定的可疑食物。对于患者,通常采集大便、呕吐物或血液进行检测。沙门菌的检测一般采用国标中细菌培养的标准步骤,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增菌、分离培养、鉴定等检验。大便和呕吐物是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中重点检验的对象,除了标准的培养步骤外,通常同时在沙门菌选择培养基上直接进行划线接种,以达到快速培养出目的菌、缩短检测时间的目的。目前特异性的沙门显色培养基已经出现并写入沙门菌检验的国标之中,广泛运用于现实的检验工作中,沙门菌在特异的显色培养基上呈现出特殊的性状,用以与其他细菌区分,提高了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分子生物学方法是沙门菌检测中出现的新方法,其中最常用的就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最基本的步骤包括核酸提取和PCR反应两个部分。随着基层疾控中心能力的加强和设施的完善,PCR检测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基层疾控的必备技能,而在食物中
出处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19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